昨夜无人喝彩
(2009-01-26 08:14:35)
标签:
娱乐文化随笔春节 |
分类: 文化乱谭 |
昨夜无人喝彩
年年春晚年年衰,年年看后年年骂。
今年我不骂,我只说啥原因。客观的讲,今年的春晚之华丽堪比历年之最,舞美调动了现有的高科技,营造得舞台如同一个大花园,可惜花花得有些过份以至于都快看不清舞台上的人了。那个《蝶恋花》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节目大多差强人意,没有出彩的。歌曲一个比一个难听(老歌联唱除外),还就那首《中国之最》听着不错;相声全面大溃退,小品王赵本山真的是强弓之末了,听到了他硬撑着为全国人民献乐的咳嗽声,有人说这可能是他的告别演出了,意在推出小沈阳和毛毛这俩新人,他的《不差钱》从创意到台词都没有新意,别的就更不用说了。那么到底是啥原因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成个这模样呢?我以为“众口难调”,央视采取了关门自个儿“调”,闭门造车的结果必然是无法调出全国人满意的味道。
如今这个时代,一切都应当是人民群众“参与”进去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春晚也是如此。“众口难调”就应当众人调。说句央视不爱听的话吧,春晚不是央视的,可是央视把它当成自己的了。这就是问题的病根所在。什么时候央视把它还给全国人民了,真正调动起全国人民积极热情的“参与春晚”了,这春晚才会重生。所以说,央视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它只是承办单位,真正主办的是全国人民,是各地的电视台、各地的文艺团体以及普通老百姓。开句玩笑:快男超女都能够全国海选,春晚的节目难道就不能吗?用“星光大道”或“好男儿”的方法筛选,没个选不出优秀节目来的。每年从九十月开始,,央视自己关起门来在几头烂蒜中间“竞选”带着创意的春晚导演,然后找来几个所谓的“能人”关在宾馆里“憋”小品、“编”撰串联词,不脱离全国人民的需求才怪呢!所以,说央视的春晚不是“三贴近”而是三脱离,可能再恰当也不过了。
开门办春晚喊了几年了,喊破了嗓子也没用。
那么群众便只有自己找乐去了。非让春晚承载各种各样的任务,春晚的“乐”就只有靠着“掌托”去营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