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同一般的传记片

(2008-12-13 07:29:53)
标签:

侃电影

娱乐

文化

校园

分类: 电影世界

非同一般的传记片

我看《叶问》

非同一般的传记片

开始以为是武打片,我曾不打算去看。因为这些年拍的许多吊着威亚飞来飞去的所谓“武侠片”实在是倒了我的胃口。这哪里还是“武打片”,纯粹是在玩杂技,把中国武术变成了拙劣的舞术。

然而由于刚刚看完了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加上知道《叶问》拍是李小龙的师傅的故事,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长春“放电影院”影城。片子看下来,我最后竟然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为它鼓了掌。这在我的观影历程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可以这样说,这是一部非同凡响的传记片,它没有讲任何大道理,只通过人物的行为便把武术与国家与民族与个人的命运非常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不像有些影片那样为了打而打,而是打得是地方,不打不行,打得解气。同时,在“打”的当中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刻划得惟妙惟肖,相当的震撼人心。我佩服叶伟信的艺术功力,能够把这个题材处理得如此到位、把握得如此轻松。

所以,我建议所有的朋友们都走进电影院去欣赏这部非同一般的传记片。

有人问,它比《梅兰芳》如何。我只能说没有可比性。《梅》与《叶》,一文一武,表现的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代宗师的传记,从故事的讲述方式、人物塑造和素材选择上来说,都各有千秋,但是《叶问》的内容更集中,更典型,更生动,因而也更鲜明一些。叶伟信的脖子上没有陈凯歌颈上的“纸枷锁”,所以拍得也更自信,更挥洒自如。整个影片的画面色调都估意做旧,没有那种大红大绿的强烈色彩,因而颇有一种苍凉感;影片没有特意的一场戏去表现叶问如何练武,却把打“木人桩”练武的镜头跟他在最后高潮部分与日本将军三浦的格斗中有机的穿插起来,把日本军人占领汕头之后的屠杀场面也与之揉在一起相迭印,令人震撼和提神。当他被打了黑枪从比武台上倒下来之后出现的群众暴怒场面,十分有机的传达出了唤醒民众的艺术效果。在汕头这样一个武术之乡,住在武馆都开成了一条街的城市里而叶问却不开武馆、不收徒弟,到他逐步挺身而出,为民杖义执言为国壮烈战斗,故事的叙述层次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得十分巧妙。因此,有朋友说看不出这部片子有什么硬伤,“太完美了”。

当然,它并非没有一点暇疵。我就不大满意里面扮演叶问妻子的那位女演员,太寡相了,表演也只是基本完成了角色赋于她的任务,没有出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l默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