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获跳蚤又何妨

(2008-11-30 06:59:28)
标签:

就业

校园

杂谈

分类: 有话就说

收获跳蚤又何妨

这句话的全文是“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我之所以改成问句,是因为有人对1300名研究生争取应聘8个卖肉的岗位而大惊小怪,质问:这是谁之过?说这简直就是“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为何?

我认为自比“龙种”,不能当“跳蚤”,其实是社会上整体观念出了问题。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北京有位教授在校园里卖馅饼,引起了大哗,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这位教授的行为也有损斯文等等。2006年,北大有位毕业生贴出告示要当“陪聊”,也引起一片轰动,觉得北大培养出来的才子怎么能干这种事,好像陪聊就是卖身一样可耻。接着,去年有位回到兰州的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在街头卖肉,也在媒体上出现一片叹息,觉得不但这位大学生屈了才,而且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要是高学历的人干了被人们认为是“三教九流”的工作,就是屈才,就是不正常。可见,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旧观念极其根深蒂固。放眼世界看一看,我们就会发现,职业与学历有联系但并不绝对。美国的卡特总统能做椅子并且扛到街上去卖,难道他就不怕丢美国的脸,不怕自己斯文扫地?在日本,高学历的人扫马路、当家庭专职主妇的,不是凤毛麟角而是相当普遍,难道他们就不觉得屈才,不觉得下溅吗?为什么一出现研究生卖肉,就认为是对不起四年基至七年的寒窗苦读呢。我敢说,随着全民知识素质的提高,从事被某些人认为是“下溅”工作的高学历人员一定会越来越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有人却说,这是这几年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疯狂扩招的必然恶果。扩招对不对,这里暂且不说。我只说一个方面:不扩招的话,这些争相去应聘卖肉岗位的研究生说不定当年连大学也不一定能考上。如今扩招得想考不上大学都不容易,清华北大考不上,只要肯屈就便总有一所大学接着你。那么,如今大学生毕业生的质量究竟如何,谁心里就都有数了,惶论那些用人单位?!以本科生为例,明明是四年,却大多上到三年就基本没课了,第四年全都放羊似的让学生出去“实习”“找工作”。这课上的,真跟大专没啥区别。更不要说如今的教育质量到底是啥水平了,理论脱离实践严重到毕业生基本不适应社会各行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是怪疯狂扩招呢,还是怪大学生源的质量呢,还是怪教育本身呢?我看问题相当复杂,绝不单一。怎么就不反问一下也许一开始播下的就不全都是“龙种”,那么收获跳蚤又怪谁呢?另外,自以为上了大学读了研就成了“龙种”,也太把自己的学历当成回事儿了,怎么就不说也许是狗尿苔长在了金鸾殿呢?。

如今,金融危机也来推波助澜。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急剧减少。说研究生抢了大本生的饭碗,这个说法也不尽然就是如此。不能不承认,在读研的人里边原本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一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不得不考研的。因为就业难,想弄个更高的学历以便好找工作,这个想法原本没有错。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下面,这个变化就不能不逼得应届毕业生们屈就了,先捧到一只饭碗比挑肥拣瘦要重要。因为只有先生存下来,才可能谈到发展。何况,这1300名竟相去“卖肉”的研究生所签的薪金高达一年8万到10万呢!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在就业如此困难的环境下,你能说他们的选择是错的吗?更何况卖肉只是应聘后他们的一个实习过程。不问就里,只看表面就大喊小叫,依我看才真正是“清谈误人”。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活下来的“跳蚤”必然会成为龙种。

在竞争面前挺不过去的“龙种”,那一定就是真正的跳蚤。

学历不等同于知识。知识需要学校教育,但知识绝不只是从学校里和书本中才能够得到。如果把学历比喻为“金饭碗”的话,那么会边往里装肉并且能够装得很多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反之捧着金饭碗四处讨饭吃的,一定是废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