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色一幽默

(2008-11-21 18:54:28)
标签:

侃电影

文化

娱乐

分类: 电影世界

桃色一幽默

我看《桃花运》

 桃色一幽默

看贺岁片《桃花运》时,前排坐着两排小丫头。几乎每五分钟不到,他们便被片子里的情节和台词逗得嘎嘎直乐。我也有一处笑出了声。看看说明书,上面赫然写着“这是一部关于‘桃色幽默’的影片”。果真。

相对来说,这部片子挺好看。

我比较欣赏它的有三点:一是它的生活真实性。《桃花运》里写到了三个姑娘的恋爱观:非有钱的男人不嫁,非真爱自己的男人不嫁。这观点在当今女流中就颇为现实。其中一个继承了千万遗产的“小宋隹”,钱多得几辈子都花不完,她最想找的男人不是有钱没钱,而是有没有感觉。果然她在吃到了一款菜,感觉这菜做得有她爸爸做的味道,便真的向出身贫溅的小厨师抛出了飞吻。而另外一个同伴,则看中了一位非常有钱的富商的儿子“段奕宏”,借着实习的机会她想法设法的“勾引”对方都不得要领,然而她却已经深陷爱情之中不可自拔,所以当着最后那位富公子的公司破产,员工四散而去时,她却选择了留在他的身边。除此而外,“葛优”和“郭涛”这种感情骗子的嘴脸,我们也常常在报刊的披露中看到。这四个“桃花运”的运主所面临的一切,其实都是真实的生活写照。二是它的剧情节奏十分现代。从情节发展上来说它是散点式的,在剧作上称为“耗散结构”。这使得原本不相干的几组人物展示出了时代的一种风景。这种快节奏本身,很适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三是从导演本身来说,电影语言的运用有许多新意。画面拍得清新明快,配合它讲述的“桃色幽默”的故事便显得颇为合谐。

我最讨厌它的也有两点:一是“葛优”和“郭涛”在戏剧上的重复,实在是最大的败笔。这两个“坏男人”都是感情骗子子,演得都是一副“有情种”的样子,没有任何差别,删去谁的戏剧情节都无损于整部片子。听说该片原来是围绕葛优的戏写的,后来不知是因为资金不足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中途停拍。再重拍之后剧本发生重大变动,导演想剪掉“葛优”的戏以使戏剧完整,但是掌管着片子命运的人不同意,于是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结果葛优的戏成了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还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结局。二是,虽然台词中运用了大量当代年轻人的话语方式,但是语病之多也令人担忧,有些情节编得也不尽合理。

不管怎么样,这部片子看着阳光,拿来贺岁的资格足够。

对这部片子,各自的评价见仁见智。马俪文这位导演看来还嫩一些,尤其是做为本片编剧更是如此。不过从《我叫刘跃进》到这部《桃花运》,看得出她在竭力追求一种什么她还摸不准也掌握不住的东西。从外在表现来说,似乎以影片的现代节奏掩盖着她的一些缺撼。这个缺撼的本质就是“商业片”的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她还没有掌握好.关于这个,专业性很强,不在这里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