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现象的反思
(2008-10-29 06:51:02)
标签:
校园毕业教育 |
独木桥现象的反思
媒体报导的一条消息颇为引人注意:国家公务员网上报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超过了104万,而最终能捧上“饭碗”的仅仅13566人,淘汰率高达98.7%。
真是巍巍壮观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心目中,报考公务员的难度甚至超过了高考。其实,这九年来的大学扩招已经使高考的竞争程度大大下降。10比1的录取率,那得多差的考生才能考不上大学啊?所以坊间有个笑话说:想考不上大学都挺费劲的呢!与此相比,公务员考试则真的难于上青天了。为什么会出现公务员报考热,真的是都认识到了当公务员为老百姓服务的重要性了吗?我看不是。公务员在老百姓的眼里是一只金饭碗,不受社会上的下岗失业的冲击,最重要的是毕竟公务员是从事一种权力工作,谁不知道如今中国还是“官本位”社会?公务员这个职业吃香,实在是这个时代的现象,也是对当前“人本位”、“金本位”、“官本位”三者究竟谁为主谁为辅的一种反讽。
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今年大学生的毕业形势颇为严峻。据媒体发布的消息说,应届大学生的失业率将达到15%左右,这个比率远远高于4%的社会各界失业率。“毕业即失业”非常现实的摆在大学娇子们的面前。
也许是得益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参军潮。据北京各高校统计,今年有参军意向的毕业生高达30%以上。这使我国的国防建设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高素质人才集中井喷的时期。参军也快成为独木桥了。因为大学生一参军即为连级军官,在部队干几年即可晋升为校级军官,那样就可以享受转业待遇。这不啻为“曲线就业”的一条金砖之路。
独木桥现象,值得反思的问题很多。
最应当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这个问题绝不是教育部的某位领导所说的扩招有些“操之过急”那么简单。可是,却难见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只为收钱的疯狂扩招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质量的大`幅下降,而大学竟然还背负着巨额的债务,至于教授中造假的论文居然还能够堂而皇之地招徭过市,明明是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非要套个官职的级别才能够自安,什么“厅级”校长、“处级”教授……这种“官本位”的职业思想浸淫着教育界,所有这一切都成了积重难返的问题。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看看毕业生的动向就知道学校的“生产质量”。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难道不是镜子,照出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出了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