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千里来去行[9]

标签:
旅游文化休闲情感 |
分类: 文化乱谭 |
故乡千里来去行[9]
飒爽英姿话当年
三姨家在邢台。我们离开定州驾车直奔邢台而去。
说起我这位三姨来,当年可是位叱咤风云的抗日女英豪。在我们家乡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她的,因为那时她是抗日区政府妇救会主任。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腰间总是挎着盒子炮,肩上挎着皮公文包,很是威武。日本鬼子怕她怕得要死。记得一九四三年鬼子的一次大扫荡时,我妈正带着我和姐姐在姥姥家住,鬼子突然进村了。姥姥把我们娘仨一下推进了在碾房里挖的地道里。她在上面把地道口盖上盖,泼上土,再撒上驴粪,自己躲进院里的柴火垛里。妈妈抱着我在地道里爬了好久才圪蹴到一处类似猫耳洞的窝窝里。那洞很小,一家一个,壁上有灯碗。我怕,想哭,妈说:别出声,鬼子在上头能听见。吓得我只好闭嘴。不知道过了多久,三姨找到了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几块生地瓜。她提着马灯,弯着腰,摸了摸我的脸蛋,只说了场:吃吧。那时她给我留下的就是挎着盒子炮、背着皮包的形象。在地道里日子都过糊涂了,三天以后也许是四天以后,,我们从外村的村街碾盘下面爬了出来。这儿离着姥姥家的白堡村十来里地。当我们再回白堡看到的是村政府和小学校的房子都被烧塌了架。姥姥哆哆嗦嗦地抱着我妈,什么也说不出来。那是吓的。过了好久她才说,鬼子的剌刀朝柴火垛里捅,好几次那刀尖都差一点点就捅到她的胸口了。
前年我们策划回故乡的时候,三姨知道了特地从邢台赶回老家准备与我们团聚。结果等了十来天等到是我们不去的消息。她失望得不得了。
从定州到邢台,我们的大奔在高速公路上跑了两个半小时。车快到邢台的时候才打电话给三姨,她一听大喜过望,马上命令她的女婿到高速进入邢台市的北收费口去等我们。她的女婿骑着摩托刚到,我们也到了。在他的引领下,我们一路穿过邢台市区,停在她家小区的楼下。三姨已经从楼上下来迎接我们。她今年81岁了,身板还是那么硬朗,背不驼腰不弯,走起路来颇有男人气度,脚步十分有力。我说:三姨你行啊!她呵呵地大笑:比你不差吧?上楼梯的时候我要扶她,她一甩手说:用不着。表妹说:我妈天天到楼对面的公园里散步哩,啥活都能干。
进了屋我们的眼睛一亮。三姨家是280平米的越层房,五室两厅两卫一厨,十分的气派,是我们所有的亲属中住得最宽敞的。当我们告诉她去看过小姨时,她撇撇嘴说:你看看她过的那叫人的日子啊?她的三个儿子就是不孝顺。你孝顺你们住正房让你妈住偏房啊?你孝顺你不给你妈拆洗拆洗被子?我没客气,我把她的三个儿子和三个媳妇叫到跟前来,说你们也太不像话了,你们老了,也想这个样子啊?你们不是穷,是没有孝心!我们说:小姨比你小,却看着比你还老。三姨说:她老跟我说她要死了要死了,我说你可别这么说,你数数,咱们老李家让你板倒了多少人啦,你不还活着啊?要活就活得像个样儿。你不管孩子们,要我早就没完了。说着说着,表妹就把饭做好了。三姨竟然还跟我们豪爽地干了一怀。三姨的重外孙子跑过来,告诉我们他一会儿就跟妈妈坐飞机到上海去看爸爸。他的爸爸是三姨的外孙子,在上海读医学的研究生。老弟撂下饭碗开车去送他们上了机场。我和姐姐继续与三姨叙着离情别绪。我说:三姨,要是没有你,我早就死了。是你,在我两岁的时候回家看到病重的我,然后让姥爷东家借西家凑了一车花生请来的汉医。姐姐说:那会儿爷爷家把我的小棺材都钉好了。他们根本没想救我这个孙子。三姨听着,没说啥,只是紧紧地搂住了我。66年前的事儿了,说得我眼泪都差点掉下来。
三姨的女婿是个勤快人话却不多,在我们说话的功夫,他悄悄的下了楼,提着一桶水把我们的奔驰车擦得明光锃觉。我们知道了,说他。他说:这活儿不累。再说你们要进北京,车脏人家不让你们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