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绊脚石到底是什么
(2008-06-26 05:55:59)
标签:
侃电影娱乐杂谈 |
分类: 电影世界 |
影响中国电影发展的
绊脚石到底是啥
什么才是影响中国电影发展的真正的绊脚石?
我认为是三个方面:一是政策,二是观念,三是体制。关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在前不久贴出的系列拙文“电影该解放思想”中已经分别作了阐述。其主要观点简而言之就是: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电影政策来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影,肯定要制约电影的发展。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其一。其二,电影的本质功能是娱乐,以失去或者忽略本质功能的观念去做电影,肯定是“头脑不知何处去,渣滓依旧笑东风”,成为或“鹦鹉学舌”或“邯郸学步”的四不象。其三,体制上不理顺,只能是把电影这架车拉得不知是飞是爬还是游。好像小学语文中就有这个童话。不幸的是电影目前的管理体制恰恰成了这个童话的现实版。
电影要发展,任重而道远。
上瑜看完了昨天转贴的“圈钱论”之后,跟我进行了交谈,这里把他的观点也转贴出来,算作一鸣:
坦白说,我对这种观点非常的不赞同,但这基本上又代表了大部分人对中国电影的看法,所以还是非常值得讨论的。
我认为,中国电影这些年大片的摸索没有什么错,电影如何产业化,和国际接轨,开拓更多的市场,这本身对电影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至于由此带来的艺术上的丢失,那是作品本身表现的,如果因为这就拒绝大片的商业化运作,对本来就奄奄一息的中国电影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电影形成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商业模式。我想,韩三平先生不会那样毫无水平的瞎喊那几句话,那几句话背后,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好的阐述的,至于这个阐述是否让投资商满意和信赖,不好说。中国电影要良性发展,努力探索一条成功的产业化的商业模式,说简单点,就是别让投资人的钱没有回报,我们要做到像好莱坞电影那样吸引VC(风险投资),让人确实能赚到钱。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
我认为,在电影产业上,我们不仅要去发现市场,我们还应该去创造市场。如何确立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抓住一些点,实现差异化的打法,尽快找准方向,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影视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很重要。如果我们在整个链条上发现不了商机或者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运作,那我们何不在这个链条的某些环节和关节上下手呢?比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