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肖尹宪
肖尹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001
  • 关注人气:3,0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纪事[1]

(2008-06-07 04:53:48)
标签: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文化乱谭

西安纪事[1]

金戈铁马的定格

到西安旅游是我梦昧以久的事情。

在选择出发地点的时候,我提出了首访西安的理由:一,这里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为光辉烂汕的地方;二,这个地方我曾经来过两次,一次是胜利来去,一次铩羽而归,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三是老伴从来也没来过,我可以比较熟悉地带她走一走。她说既然是旅游,乐趣在旅上。坐火车多有意思啊,可以沿途观赏不断变化的地形地貌,坐飞忽地一下就到了,飘在天上啥也看不着,有啥意思啊?再说西安也不远,不就是一夜吗?我说两夜呢。她说两夜也坐。于是我买了两张软卧,都是下铺。人老了,得舒服处就舒服,干嘛要把自己搞得那么憋屈呢?很得意,一路上软卧包厢里只有我们夫妻二人,成了真正的包厢。

过去我两去西安,都是在天上飞来飞去。坐火车去那里对我来说这也是第一次,所以我也接受了老伴的观点,沿途欣赏祖国变化无穷的地形地貌,也是一种旅游的乐趣。

车过洛阳,就上来了西安铁路宾馆的服务人员,非要让我们住到他们的店里不可,并且许诺了许多优惠。这样就打断了我们住宿之地的计划。被他半道截留了。

到达西安是清晨。放下行李我们便一路向着泰始皇陵和兵马俑博物馆奔去,可谓马不停蹄。还好,有车直达,票也不贵,五块。到了临潼不由得惊呆了。从八二年来过之后过了二十三年,这兵马俑博物馆的变化可真大。当年西影派来的车可以一直开到一号坑的门前,现在则需要步行差不多七百多米才能到达一号坑。

当年我被兵马俑方阵的气势所折服,今天依旧为它的庞大而惊叹。那形态各异的俑像,一定是按照一个个秦兵的模特雕塑出来的,在二千多年前他们都是活生生的强悍的战士,如今他们凝固成为雕塑品迄立在这里,向我们这些后人展示他们的英武和精神。我站在他们面前,不由得与他们进行起隔了上百代的祖孙对话。先人们,你们想象得出来我们现在的生活吗?不,你们不能,这就如同我们无法想象你们当年征战沙场的雄姿一样。中华民族历经千载而不绝,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和肉体的传承啊?!维系这一切的,是斩不断的文化,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二号坑挖了一半,而且在二号坑外面还有大片的兵马俑坑没有开挖,据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因为我们现在的技术还不够精湛,兵马俑央上的彩绘一出土便粉化和剥落了。这个考古难题,就留给我们的子孙去解决吧,他们肯定比我们要聪明。最让我感慨的是车马展览馆。当年我参观的时候,车马坑刚刚开掘出来,就在野地里露天放着。生产队的农民用铁丝网圈了个院,谁要看得交十五块钱。我有幸看了最原始的开掘坑里的车马。现在,它已经搬离原来的坑,摆进了专为它修建的展馆。那被上千年的风雨压碎的陶马完全复原了。可惜展馆里灯光十分的昏暗,不让用闪光灯,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在洗的时候便全然黑乎乎的一片了。

兵马俑,那是历史的凝固。

西安纪事[1]

当年吒咤风云的秦始皇,也只不过最后得到了一个土包而已。尽管他把显示他的权威和国力的军队变成了兵马俑,也没有阻挡住他的天下土崩瓦解。留下的是永不磨灭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西安纪事[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