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想象力的丧失
红色旅提出的思考,很有参考价值。
电影作为艺术,首要的是必须要有想象才会有创作。缺乏想象或曰缺乏创作的影片,我们称之为烂片。这种烂片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其中想象力的丧失可说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不属于某个部门专有,它是离不开各个部门共同创作的。每个部门都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下面是红色旅的原文:
中国拍不出科幻片,是因为没有钱吗?其实现在中国导演的手笔也都很大,投资上亿是常有的,虽然比不上欧美的投资大,但以中国的物价和用工价格,这已经不少了。是没有技术吗?要拍摄《独立日》《黑客帝国》《后天》这样的影片需要大量的特技,但拍摄《铁臂阿童木》《机器猫》这样的片子似乎不需要太多的高科技吧,归根到底,是中国人现在已经集体缺乏甚至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人曾经是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从上古瑰丽的神话故事,到《山海经》《封神榜》《西游记》《聊斋志异》,无不体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也不是板着面孔说教,很多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其想象力之丰富现在看来还令人叹服,正是由于具有了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华民族才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可惜如今的中国人,想象力似乎已经彻底枯竭了,这从中国的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就能看出来,拍电影电视说白了就是编故事讲故事,编剧编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再用用电影或电视的方法演给人看讲给人听,可惜很多时候是故事编的颠三倒四,讲的更是语无伦次,这样的所谓大片还指望咱掏钱去看,门也没有。
一个人如果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注定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前途也是渺茫的,现代社会的任何一项发明创造,最初无不是来自于幻想,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在当年看来和神话差不多,在今天看来有其中很多东西已经很是平常,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这些当年的神话,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幻小说和科幻影片,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想象力的集中体现,可今天的中国影视作品却依然是武戏上房文戏上床,满眼的王候将相才子佳人,除了挖空心思向世人展示祖宗昔日的奢华与气派,似乎没有人想知道中国的明天会是什么样,也不关心世界的明天会怎么样。
百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如今听来,此言仍振聋发聩,呜呼,莫非我中国至今仍是老迈之国?国人皆为老迈之人?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把目光从祖宗牌位上移开,投向遥远的地平线,投向更遥远的星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