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杂谈文化 |
分类: 文化乱谭 |
著名作家、曾为《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大校的女儿》担任编剧的王海鸰,算是作家当编剧的典型代表了。虽坦言创作剧本对作家创作是有影响,但王海鸰认为顾彬的观点比较草率,“我是无名小辈便不提了,但老舍、张爱玲名气够了吧,而且话剧剧本比电视剧剧本受限制更多,如果老舍、张爱玲名气还不够,契科夫够了吧,这些前辈都是既写小说又写剧本,也没见得影响他们成为著名的作家。”王海鸰称小说和剧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是作者如何调整自己,说什么“写剧本就丧失尊严”其实是那些所谓捍卫纯文学的人多虑了。
相比王海鸰还算客气的反对声,文化批评家何三坡则丝毫没有给这位著名的汉学家留情面。“顾彬就是一个摸象的盲人,而他的诚实让他显得更加有趣。老实说,我非常喜欢这个有趣的德国人,他向往中国文化这头大象,但很遗憾,他摸到的是这头大象的蹄子,他还一直在积极举手发言,他的声音尖锐刺耳,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