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布拉格之恋》

本来应当去放电影院看美国今年的奥斯卡热门片《赎罪》,因为我已经看过了,便留在家里看《布拉格之恋》。
看了这部影片,我忽然觉得《颐和圆》在某些方面非常像这部《布拉格之恋》。政治观点像,艺术表现上也像,特别是故事本身。看来是模仿。但是,模仿得却远不如人家。我指的是故事讲述的深度和艺术表现的张力。在《布拉格之恋》中,男主人公医生托马斯也是一个花心男人,他爱一切美女,与人家上床。这让他的恋人和妻子特丽莎受不了,最后竟也以与别人上床来进行报复。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国军事入侵捷克,镇压了要求改革的布拉格,那血腥的场面和随后而来的清洗使得他们逃往国外。然而在国外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尽管那里有“政治自由”。他们还是回到了令人桎息的祖国。这部影片的核心说的是“不能生活在谎言里,必须自学成才在真实中”。那么什么是谎言,什么是真实呢?托马斯的乱性是真实吗?在追求性的自由时,他也在追求政治的自由,他的追求是那么冠冕堂皇,然而却又是那么虚伪。这就是他的自我矛盾。
三十年后发生的东欧巨变的影子在这部影片中露出了端倪。
说穿了,这部影片的价值观完全是西方式的,所以它得出的结论也便毫不令人奇怪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