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闯关东>的得与失

(2008-01-27 08:17:41)
标签:

电视评论

文化

分类: 电影世界
再说《闯关东》
的得与失

    全剧大结局后,最想说的一句感概是:现在的政治真是清明了。这个戏要是在十几年前肯定会枪毙。用旧的审查观点去审视它,便存在着美化土匪、美化地主和资本家的嫌疑。然而,这个戏不但顺利通过而且还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开年大戏播出,并且专门为它制作了一期“焦点访谈”进行宣传。可见政治是非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嬗变。这是《闯关东》这个戏带来的一大“得”。

    至于“失”,首先在史实上。其次在艺术上。

    东北人都知道的史实有几点:一是日本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前只是在南满铁路两侧的属地上驻军,即长春到大连一线。除此而外,在军事上他们的手没有伸到长春以北地区。一九一七年之前,北满铁路属于俄国沙皇管辖,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九年,北满铁路归苏联政府管辖。东北人那时管苏联人叫“老毛子”,管日本人叫“小鼻子”。从剧中所说的地名来看,“三江口”“元宝镇”,应当在北满,因为到目前为止,能够淘砂金的依旧是北满,在吉林省只能开采岩金。所以剧本开始写的是北满。可以,后来朱家离开元宝镇时却又说“向北走”,向北上哪儿去了?不清楚,反正是开荒当地主去了。后来才说去“齐齐哈尔”,再到的哈尔滨。即然明确的说在哈尔滨开了“山东饭馆”,却又发现了煤矿,这煤矿还是露天开采。三十年代的时候东北能够露天开采的只有抚顺煤矿。抚顺煤矿在南满铁路沿线,完全可以发生剧中的关东军“演习”和“满铁”抬高运价的事。由于《闯关东》的编剧缺乏历史和地理知识,所以使这个戏出现了不可理解的硬伤。

    这部戏好看在传奇上,可是传奇的同时也不断地违背着人物本身的发展规律和性格。这样就在艺术上造成了许多不应当有的缺撼。

    秀儿这个人物着墨很多,她的真爱到最后才找到,这就是她救过命并且也一直深爱着她的一郎。然而,由于演员表演和导演处理上的失误,我们完全看不到秀儿得到爱之后的珍惜。一郎在被森田操纵、造成山河煤矿换手的变故之后,出现了两次酒后惊噘,秀儿的反映都是申斥。根本看不出她对一郎的爱,也不像是结了婚的妻子。编剧写得没有错误,这儿出错出在演员身上,更重要的是出在导演身上。同样的戏,完全可以是另一种演法。当一郎惊噘时,她会是关怀的询问“怎么啦?把我吓一跳”。既便演员演成现在这样了,导演也完全重新导戏让演员重来。可是却没有,可见导演的责任。现在她只是一味的骂一郎“白眼狼”、“狼崽子”,实在是不符合秀儿这个人物的发展逻辑。

    朱传文的发展脉络是清楚的,他想当家中老大,想承继朱家的财产。但是在从天津被胁迫弄回来假材料之后,他的作为完全像个汉奸了。没有写出他作为儿子,完全可以回来后跟朱开山讲出真话。现在写成这样,过于脸谱化。这就是编剧的问题了。

    作为格格的那文在朱家的人物发展越来越像是个小市民,哪件事都少不了她到处传小话挑事儿,被婆婆申斥。其实作为王爷府的大小姐,仅仅三十年的时间她的气质是改不了的。大事上她不糊涂,甚至可以凭借知识给这个家以意想不到的帮助。然而现在却把她小市民化了。这也是编剧没有把握住这个人物的结果。

    至于朱开山这个主人公,在大部分的戏里他都无所作为。但是编剧却不断地渲染他是大英雄。只是到了全剧临近结束才表现出他的精明来,然而已经晚了。

    总之硬伤不少。

    但是,总体来看这个戏还是挺好看的。它所涉及的生活面很宽,过去很难表现的场面和人物都竟相亮相登台。这给人们以新鲜感。了解了那一段历史,熟知了那一代的先辈,所以可以为它叫一声“好”。尽管它有瑕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问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