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公社 |
分类: 电影世界 |
毕成功在此文之前有一段前言:“必须告知仅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影院观赏过本片的各位朋友,有关部门把全片最精华、最具代表性、最富划时代意义的一场戏——摩洛哥坦吉尔室内“波恩V.S.达什”的近身格斗戏,简单粗暴地删减了(犯罪行为!)。所以大家看到的实际上是点睛之笔没画上的一条“死龙”,而不是腾云驾雾的活生生的。希望各位一定通过其他渠道(不方便明说)不上这场戏,否则阉割版的《谍影重重3》与后面的文章无法匹配。”
历史的牛:首先这部电影必须同时满足“品质的牛”(否则仅够资格登上一回《电影科技》之类的学术刊物),其次这部电影出现后,其制作方法、执导思想、表演流派轰开了业界的脑袋,在它以前和它以后,同类型、同题材(更牛的乃至此后所有电影)都受到影响和改变,这就是影史的牛,也可以胡乱举五个毫不相干的例子:《爵士歌手》、《星球大战1:新希望》、《公民凯恩》、《法国中尉的女人》、《泰坦尼克号》。
像“动作接动作而营造出舞蹈的美感”这种妙处已经不需要讲,《谍影3》把动作的剪辑打碎到如此之细,以往少有动作片做到,即使做到的也是让观众都快看不清的,而《谍影3》则用我之前的影评里说过的“你想看的我一定让你看到,你看不清我让你听清”的态度(譬如剃刀坠落的被夸大的声音,就是导演故意泄露信息给你的提示音),不仅让人对又细又碎的每个动作的小块镜头的信息照单全收,而且在狭小空间内将紧张感、临场感、压迫力传达到最大。
《谍影2》保罗·格林格拉斯导演初上阵时,仅仅凭“纪录片方式的写实摄影”震撼了大家,但并没把“细碎密集又确保内容清楚的剪辑”作为另一个武器用上,所以《谍影2》只是品质的牛。即便如此,已不乏跟风学习的后辈。《碟中谍3》、《皇家赌场》、《蝙蝠侠5:侠影之谜》在摄影上都受到《谍影2》的影响,但它们对动作戏的快和写实均有让观众辨识不清的部分,所以只能算学艺不精、学到皮毛。
但是《谍影2》在德国的另一个“绊脚石计划”的特工家里,用到杂志的一场格斗其实已经朝着《谍影3》的方向迈进了,而《谍影3》的摩洛哥室内格斗则彻底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就是“纪录片方式的写实摄影”与“细碎密集又确保内容清楚的剪辑”相辅相成的新境界。像近结尾的追车戏,“因摄法的讲究甚至也能拍得这么紧张!”的感动,我们在《谍影2》里已经体验过了;但摩洛哥的室内格斗戏,“剪辑的艺术叹为观止”的感动,则是《谍影3》独一无二并且迄今为止未曾见识的历史的牛。
这就是我所谓10年来最好的近身格斗,不是说招式,招式的话香港比这好的一大把,而是这种摄制方法、执导思想、剪辑模式,让我们看到动作片领域前所未有的一条新路、一个新方向——原来还可以这样走,还有这么无限的可能性等待大家开采!!!写实主义的摄影、完全信赖演员而尽量摒弃台词的表演、多国语言混杂而不让外国人先将两句母语接着莫名其妙开腔英语的真实感、兔起鹘落的凌空俯拍避免沦为单纯风光电影的危险又满足观众的异域猎奇心理,这些都是《谍影2》已经提出的,而大胆实践“动作戏的全新剪辑艺术”则是《谍影3》树立的里程碑。
这种动作戏(细节)前所未有的实战临场体验,与世界观构建层面(整体)的写实追求严丝合缝,才使大家更进一步、更彻底地体验到一个人玩弄一个庞大组织的痛快。在繁复的跌宕起伏之间,导演不动声色地赋予简明扼要的故事以悲壮厚重的意境,这就是残留影史的杰森·波恩,历史的牛的《谍影重重3》。相信在今后的动作片中,我们很快会见到因它衍生出来的各位徒子徒孙。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