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缺钙

(2007-11-09 09:21:13)
标签:

学习公社

分类: 指点江山
缺钙

    美国编剧大罢工,引起了中国编剧们的关注。

    只能说是关注而已,不会有任何动作,就算叫唤也声如病猫,微弱得可能连自己都听不见。中国有一个电影编剧学会,没有协会。至于不分艺术的编剧学会,大概没有整合过。谁敢整合?在国外,按行业成立的组织称为“公会”,其实就是工会性质。这个“公会”几乎充当着编剧的经济人的角色,维护着编剧的利益。然而在中国是绝对不会充许成立这种独立的、自律式的社会团体的——虽然《宪法》明文规定赋于了公民这个权力——因为有广泛的各行业合一的“工会”,编剧们可以和工人、农民、商贩……在一个组织里老老实实的呆着。

    在现实的情状下,中国的编剧们绝对难以扭转自己的弱势地位。

    其实说中国编剧们缺钙也挺冤枉的。

    缺钙的岂止是中国编剧们。

    下面这篇文章来自《燕赵都市报》:

 

中国编剧也叫苦:行业“霸王条款”太多

                 2007年11月08日07:31

  

美国好莱坞编剧的罢工事件近日闹得沸沸扬扬,6日有记者采访了国内多位编剧,透露国内大多数编剧同样遭遇不公平待遇,“国内没有编剧协会,没有相关的法律去规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很薄弱,所以拖欠、抵赖稿酬,剧本遭剽窃的事情时有发生。 ”
编剧酬劳占投资不到10%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编剧的报酬仅占一部戏预算中的5%至10%。一般说来,北京的影视剧公司对剧本投资约占总投资的6%至8%,而上海比重更低。一般成熟编剧的费用,北京每集在2万至4万元间,上海每集则只有1万至2万元。
    只有知名编剧能在稿费之外获得播出利润分成,如知名编剧海岩,他可以获得总利润的20%至30%。而许多电影编剧更是只挣名不挣钱。记者从某电影制作公司处获悉,有一部投资千万元的电影,编剧的酬金才几万元。另外,行业内潜伏着大量被称为“枪手”的人群,他们大多是影视专业院校未毕业的学生,替一些知名编剧写剧本。制作公司一般开出每集1000元的价码给这些“枪手”,但作品不会署其名字。虽然这个价格对“新人”来说已经不少,但因为是“暗箱操作”,通常他们的权益更加得不到保障,稿费真正拿到手是很不容易的事。比起大明星动辄上百万元的片酬,编剧智力投资的回报无论如何都显得有些微薄。而对于不成熟的剧本或不够“腕儿”的编剧,投资方还可能随时撤资或者丢弃剧本。

  行业“霸王条款”多

  某知名编剧抱怨:”编剧行业"霸王条款"太多了。”他列举了最常见的几条“罪状”,其一,编剧基本没有发言权,任由制作方与导演摆布,剧本修改要达到投资方要求的标准为止;其二,剧目不开拍不给编剧税后的酬金,这其实就是变着法儿拖欠稿酬,因为首先,质量的认定标准十分模糊,完全由对方说了算;其次,开拍与否无法由编剧决定。很多人拿着剧本四处找资金,拿不到钱就不给编剧稿费,甚至不经编剧同意倒卖剧本版权,把拍摄中的难度和风险转嫁给编剧。
    在投资方不能如约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多数编剧只能忍气吞声,而选择沉默的原因是:编剧卖剧本靠的是圈内人缘。某编剧无奈地表示:“如果打官司,圈内的制作公司都会认为你是"刺头",对你敬而远之,这样今后写的剧本就将面临没有市场的危机。”他透露,面对这些情况,现在很多编剧惟一的解决办法是把定金退还给制作方换回版权,再继续奔走寻找下一个制作方。

  名编剧的声音

  海岩:编剧连技术人员都不如

  “不要说导演和演员,编剧现在就连一些技术人员都如不如。”海岩告诉记者,这其中存在一个市场供求关系的问题,“比如我签约时,会特别在合约中注明,我的台词、细节都不能修改。但是现在很多编剧如果跟人家提出这样的要求,人家很可能就不用他了,因为现在的市场还是编剧的供应大过需求,大部分编剧还处于找活儿干的状态,目前是一个买方市场,编剧维权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海岩坦言,国内编剧的地位问题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

  王海鸰:建议创建剧本资料库

  作为圈内另一位大牌,创作了《牵手》、《中国式离婚》等剧本的王海鸰认为:“大多编剧都会面临投资方和导演对剧本进行所谓"二度创作"的问题,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投资方和导演都有这个能力。可由于他们有决定生杀的大权,所以编剧只能忍气吞声。另外,如果剧作成功,投资方和导演会说这是他们"二度创作"的结果,如果失败,则一切责任都是因为"剧本太烂",编剧无从伸冤。”王海鸰认为应该将编剧的原创做成一个资料库,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剧本的保护以及对编剧的尊重。

  刘震云:担任编剧有三个条件

  刘震云是国内有名的编剧,他编剧的影视剧有《手机》、《一地鸡毛》等。刘震云称,在全世界范围内,影视业对编剧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影视编剧的所得远远不及他们的付出。但他也遗憾地表示,国外有编剧协会,而中国没有,所以即使国内编剧有不满,也很难表达意见。
    刘震云也透露了自己担任编剧的三个条件:首先要是改编自己的小说,“我不会专门为一个电影写剧本”;其次是在对作品的理解上,要和导演一致;最后一条则是要有适当的报酬。被问到当年《手机》和这次《我叫刘跃进》的编剧报酬时,刘震云却笑着绕开:“买两车萝卜是没有问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电影晒台[6]
后一篇:绝望真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