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泪祭《南京》

(2007-09-18 05:33:32)
标签:

影评/乐评

分类: 电影世界
泪祭《南京》

 泪祭《南京》

    枪声、杀戳、尸堆成山……

    这就是影片《南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惊心动魄的镜头。它让我心灵颤抖,让我泪流满面,让我咬牙切齿!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出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媒体的记者在请我谈感想的时候,我说:由美国人拍出的这部片子,在国际上更具说服力。因为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它是一个中立者,那时美国还没有参加二战。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看一看这部片子,以提醒世人永远不要忘记那场惨遭绝人寰的战争,奋发图强地建设我们的国家,用强大实力来保卫我们这片美丽的土地。

    16年前,我曾经为了创作表现大屠杀的剧本到过南京。在那里,我意识到这个题材必须从国际的视角去挖掘。于是,我的眼睛盯住了在南京建立难民安全区的“国际委员会”。可惜,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相应的管理部门还接受不了这个视角。特别是“国际委员会”的主席还是一个整天套着纳粹袖标的希特勒的信徒,如何处理他的形象成了一道当时无法逾越的难题。现在看,这个问题当然很好处理了,更何况这位主席回国之后被希特勒下令逮捕关进了集中营。直到二战结束他才得以解放。但是16年前不行,不能那样写他。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的时候,那血淋淋的场面让我实在无法忍受,不由得大口大口地呕吐,当场痛哭流涕,心痛得一天没有吃一口东西。

    现在回忆起来,那情景还历历在目。

    这部纪录片运用了大量的真实纪录,而且是当时“国际委员会”成员当时写的日记和报告的原话、他们拍摄的原始纪录片,因此十分的珍贵,许多镜头都是以前我们所没有看到的。当着影片最后升起字幕:“感谢张纯如女士”时,我的感激之情也油然而起。正是张纯如女士写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引起了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注意。这部名叫《南京》的电影根据她的书提供的资料和线索进行拍摄。为了显示影片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制片人拒绝了来自中国的赞助资金。影片完成后,引起了日本右翼的震动,他们竟然企图要求美国禁映它。当然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看这部影片,我一直泪流满面。

    我们必须强大起来,必须强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时璐为评[253]
后一篇:网上漫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