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三棵泡桐>将重见天日

(2007-08-31 05:06:24)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电影世界
十三棵泡桐

将重见天日

 <十三棵泡桐>将重见天日  

   此篇文章由南方周末记者徐词和实习生王甜彬联合采写,刊载8月30日“南方网”。关心此片命运的人可以看看。电影〈十三棵泡桐〉200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当年荣获国际A级的东京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据说与获头奖的片子只差了一票。此片在艺术上十分的精到,所触及的社会问题也令人震撼。原本已经拿到公映通过令,却被教育部一纸命令封杀。据说封杀它的理由是“调子灰”。然而国家关于电影审查的七条标准中却没有“调子灰”这一条!如果说该片的问题反映的是“道德体系崩溃”或“校园暴力”问题,那么任何一个家长都知道,教育界存在的问题远比电影上反映的要严重得多!

    不多说了,还是请看南方网发表的这篇文章吧:

 

    因涉及校园暴力及师生恋等敏感问题,原定于今年3月公映、却被电影局紧急叫停的电影《十三棵泡桐》重见天日

    记者昨日获悉,《十三棵泡桐》音像制品将于本周出闸。音像发行商也谨慎地在片头打上了“本片用镜头无限地接近校园中的灰色地带,旨在引起社会和家长关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强烈建议家长陪同、引导孩子观看此片,并以此为桥梁与孩子进行沟通与对话”等字样。

  影院公映遥遥无期

  传电影局批其“道德体系崩溃”

<十三棵泡桐>将重见天日

  本报3月21日曾报道第五代著名摄影师吕乐执导的《十三棵泡桐》在全国公映前几天被全线撤片的消息。作为主打残酷青春牌的一部电影,该片去年在第1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评审团大奖。但由于涉及校园暴力等敏感情节,公映版本已做过数次修改,也受到多方关注。有媒体传电影局有关人士曾批评《十三棵泡桐》“道德体系崩溃”,以至于这部早就拿到公映许可证的电影,在电影拷贝从大连送往成都的路上被“拦截”。

  发行方紫禁城三联公司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对风传的“影片被禁”一说予以否认,称正在积极等候电影局的胶片版本公映许可证。有消息则称其实该片上映遥遥无期。

  影碟要求家长辅导

  处理激情画面建议家长陪同观看

<十三棵泡桐>将重见天日

  《十三棵泡桐》改编自被誉为“中国版《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小说《刀子和刀子》,由为《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赤壁》等片掌镜的第五代著名摄影师吕乐执导。该片音像发行商方面昨日称,《十三棵泡桐》描写一群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是一部非常值得家长及社会关注的影片,所以建议家长陪同观看。该片编剧刘颖曾告诉本报记者,这部电影是拍给接近三十岁到五十岁年龄段的观众看的,“相信有是非标准、价值观已经形成的观众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这个故事中,如果你只看到了青春的愤怒而没有青春的愿望,只看到了暴力而没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只看到扣人心弦的情节而没有温漫涤情的泪水,那么,你可以把它一把扔开。”其音像制品的海报上更有这样一段文字,发行商表示这是片方要求加上的。至于音像制品版本有多少删减,发行商称仅会对一些激情画面做技术处理。据悉,其实准备公映的电影拷贝已经对敏感片段做过大量删剪。

<十三棵泡桐>将重见天日

此片在日本展映的盛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