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教唆”置疑

(2007-08-29 04:59:08)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有话就说
网络“教唆”置疑

    近闻媒体对网络和影视的讨伐,十分的郁闷。

    有消息说:在犯罪青少年中有80%是因为上网成迷造成的;还有消息说:犯罪青少年中有90%是从警匪片中学到犯罪手段的。于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管理机构和媒体便大张旗鼓的下发红头文件、开展声势浩大的活动,整治网络、清理影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青少年犯罪现象依旧制止不住,问题还是接二连三的出现。

    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认为,从外部环境上对网络和影视进行整顿和清理并没有错,错在我们的认识出了偏差。由于出了偏差,所以我们的关注点便偏离了方向。充其量,网络和影视只是那些犯罪的青少年下水的外部原因,或曰客观原因。80%、90%这个百分比乍一看十分的吓人,比例可真不小!可是仔细一看问题就出来了。这个百分比是指犯了罪的青少年中有80%是沉迷网络和90%是受影视的启发,而不是广大青少年人数的百分比。我敢说,统大多数青少年,或者说98%以上的青少年也爱网络、也看了不少的警匪类影视,然而他们却没有犯罪!这才是问题的主流,也才是问题的本质!可是,我们的一些管理部门却偏偏不看这个主流,却把次流、污流、支流当成严重得不得了的问题,引导着公众去痛恨网络、仇视影视。歪曲了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也无视了广大青少年的主流。

    夸大网络“教唆”的作用,夸大影视“教唆”的作用,实际太高抬它们了。

    网络是一个工具,谁都可以利用。绝大多数青少年利用它学习、游戏、交友、创业,成长为一代新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影视是一种娱乐形式,绝大数青少年利用它休闲、欣赏,陶治着自己的情趣和身心,从中获得美感和享受,成长为社会栋梁,这更是不争的事实。它们是时代的宠儿,是时代发展的标志。

    让那些犯了罪的小青年的“悔罪言论”左右我们的网络和影视的发展与评价,是悲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些犯了罪的青少年是“沉舟”,是“病树”,我们当然有义务救援他们,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们“沉”了“病了”而把“千帆”和“万木”的奋勇前进和蓬勃生长也给否认掉或者忽视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把他们生病和沉没的原因归罪于网络和影视,实在是隔靴搔痒,也是打错了对象。因为广大青少年也在网络上遨游,也在银幕和荧屏前熏陶,看看他们是如何免疫、如何向上的吧!

    正因为我们的教育枯燥无味,才在网络面前败下阵来。

    正因为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没有吸引孩子们、或没有“折腾”学生们的好的教育方法,所以现在网络代替了我们的折腾。

    看问题应当看主流。即便是谈论犯罪青少年的问题时,也不要推而泛之地把它说是全社会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殃及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我这样说,绝无为某些有问题网游开脱和为血腥暴力影视开脱的意思。请勿误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时事点评[237]
后一篇:时事点评[23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