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系列18
喜玛拉雅的传说
至今我也不愿意把它归为失败。但是,在我看来只要没拍,就只能算是失败。失败在我这里也有储备的意思。那么,这个动画片剧本就算是储备本吧。
提出来写它是我自己的主意。
1999年,时任长影美术片分厂厂长的钟泉找我,说他们厂想干个“大片”,不想总拍一本两本长的小片子了,问我有什么想法没有。我说有哇,喜玛拉雅的传说就很值得搞出来。他问我故事,我给他讲了,他一听,当场便拍了板:就搞它了。我之所以向他谈这个题材,是因为当时我正在看《中国民间爱情传说》这本书,同时在看的还有《中国少数民族爱情故事集》。其中,有一篇故事谈到了喜玛拉雅的传说。说它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里住着一条为患藏民的九头凶龙。五位仙女合伙将它制服压进海底。从此海洋消失,升腾起五座高峰。原始素村就是这些了。于是,我对这个素材进行加工、编辑和创造,重新整理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提纲。根据这个提纲,我写出了动画片剧本《喜到玛拉雅的传说》。钟泉看了之后,十分的满意。我说:虽然这是一个美术片,但是必须得送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党委审查,看看是否有违背民族政策的地方。
很快,国家民委的意见来了。他们认为剧本写得很好,“希望能在该剧本的基础上拍出一部精品美术片”;同时意见书里还附来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藏族教授西饶江措的审查信件,信中说“从《喜玛拉雅的传说》剧本可以看出作者对藏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如对爱情的措写、对乞丐的态度、对牦牛的爱护等等,都证明这一点。”西藏自治区党委的意见书也来了,只是我们接到的过程中在电影局的某人身上出现了一些“中梗阻”,自治区原本在一月份发出的意见公函我们在五个月后才收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藏党宣[2000]7号”文件热情肯定了剧本并具体地指出了需要修改的几点小地方。
然而,这时却站出一位大导演说他的小孙子看(听)不懂这个故事,不行。
钟泉这时便没了主意,要求我按这个大导演小孙子的水平重写这个剧本。争论围绕着“动画片的观众是谁”进行着,我们争得很凶。最后我说:不行。这个剧本已经由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党委通过了,重写其实就是对民委和自治区党委的不尊重。钟泉说不管他们。我说不管可不行。那个名导也说你不重写不行。至于走程序,他来作。没办法,为了能够拍摄,我只得重新写这个动画剧本。故事完全重编,编得让这位大导演的小孙子能够“看懂”。其实他太小,根本不能看,只能听大人给他讲故事。剧本写完了,我十分的痛苦。钟泉便把这后一个剧本报广电部剧本策划中心去申领国家资金。结果,它理所当然地被枪毙了。枪毙的意见说得很清楚:太低幼化了,也太汉化了,没有少数民族的特点。因为审查没有通过,钟泉连应当交的五千块钱的审查费也没有交。
没有钱拍,不黄也得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