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观影记
此文转自http://vip.bokee.com/20070721331199.html作者汤识理。
·片名:跟踪(Eye in The
Sky)
·导演:游乃海
·主演:任达华 梁家辉 徐子珊 邵美琪
林雪
【简介】
Surveillance(监视) 是法文,英文的意思是“eye in the
sky”,意指“跟踪”和“监视”就好比“天上的一只眼睛”,要“看”和“记下看到的一切”,不冷眼旁观,就会影响判断,过份流露感受会招致危险……
刑事情报科跟踪队俗称警察“狗仔队”,这批“狗仔队”的特点是样子平凡、绝不起眼,但这正有利于跟踪和监视工作。他们就好像“天上的眼睛”,冷眼旁观地把搜集到的线索,转变成破案关键。
“狗仔队”队长黄文展(任达华饰)带领着新人何家宝(徐子珊饰)和几名队员,正跟踪一名珠宝劫案疑犯。他们的跟踪对象陈重山(梁家辉饰)曾策划多次打劫行动,对警察有强烈的警觉,就如能感应到身旁任何警察的出现,令他多次成功避过警方的追捕。陈重山的警觉性,成了黄文展等人的一大难题。尽管天网恢恢,“狗仔队”的监视网正一步一步向陈重山收紧,但陈重山的行动却总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在繁忙的香港闹市中,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没完没了地进行着……
天网恢恢,陈重山终落入狗仔队的跟踪网,但山的小心成为狗仔队的难题,但狗仔队的平凡也成为山的死穴……
【笔记】
1.
影片开始以后,一直处于无对白状态,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音乐、自然音响,影片的叙事一直处于迷乱的状态,只能从片名跟踪两个字中依稀获得一些感觉性的讯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7分钟以后,随着3个劫匪冲出汽车,剧情开始明朗化。
2.
虽然劫匪打劫时的声音出现了对白,但那仍然被导演处理成了自然音响。直至9分钟以后,影片的第一个段落结束,我们看到的是一起劫持金店的案件,其中有1个人在车内等候,3个人实施抢劫,还有2个人在场外放风,1人在高处指挥。但这仍然与电影已开始出现的一男一女的追踪无关。于是,在这个段落以后,刚才那个疑问直接被导演打破砂锅,任达华的一句话“你刚才穿着绿色的外套,为什么跟着我?”将这个问题摆在了明面上。
3.
之后,我们发现起先我们不明身份的一男一女原来是两个警察,负责监视和跟踪的警察。于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清晰可见,从这个段落,观众也可以才出现面的故事主线是什么了,那就是在第一个段落中逍遥法外的8名劫匪和这些专门负责跟踪的警察之间斗智斗勇的影片。
4.
接下来导演在不断展示着警察狗崽队的精明,感觉跟踪无处不在,这也为后面的劫匪的精明作了伏笔。此后,导演拍摄的手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画面的视角都会让你感觉是头牌和见识的结果。头两年有部美国电影《国家公敌》,也是讲监视与反见识的,看着很过瘾,画面的感觉很高科技,什么卫星啊、三维定位技术、数码还原影像的技术全都用上了,感觉科技无所不能。但眼前的这部电影有些不同,好像更贴近于生活,更逼真一些。这就像看美国的恐怖片和亚洲恐怖片的区别一样,真正让我们毛骨悚然的是亚洲恐怖片中的那些心理的暗示,而非美国片中对于感官的简单刺激。
5.
在本片进行了35分钟后,第二次的抢劫故事开始。在警匪的枪战场面的处理上,观众看到的更像是一部新闻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剪辑更显随机性。这个段落在进行了28分钟以后结束。
6.
有一个段落导演处理得很有意思,任达华主演的狗头颈部大动脉被割破以后,导演一度渲染他面临死亡时的种种悲惨气氛,也让天空下起了大雨,这种历来对于英雄的描写也着实能让人感动,不过,再往后看,你会发现这只是导演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雨过天晴了,“狗头”没死。这种处理也是导演对于很多电影中常用描写英雄就义手法的一种善意的提示。告诉他们,英雄死了不一定非要下雨,雨下了,英雄也不一定非要死。
7.
不过,影片的结尾有些草率,在狗头离开了电影叙事主线以后,住女很快就破了案,这显得是美中不足。
8.
整体来讲,这部片子还值得推荐,当我们一直在各种警匪片中看腻了神勇的警察正面形象,而后又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卧底故事以后,这个描写警察狗崽队的片子,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