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电影没市场
中国有电影,没市场。中国电影没有市场。中国没有电影市场。这三句短语说的是三个层次的三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可以洋洋洒洒地写成一大篇来。
如果说“中国没有电影市场”,那么正在挡期上狂轰滥炸的《变形金刚》创造的市场神话该如何解释?据媒体最新披露:这部影片在中国内地票房突破1亿元大关,《金刚》用了14天,《蜘蛛侠3》用了12天,而《变形金刚》只用了5天!记者从院线了解到,截至昨晚,上映刚5天的《变形金刚》全国票房已经接近一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过亿速度最快的进口大片。可见,中国是有“电影市场”的。这个市场的观众群十分的庞大。请注意,这部片子名叫《变形金刚》,自从九十年代日本漫画“变形金刚”伴随着玩具变形金刚杀进中国之后,它就一直在中国的动漫市场和玩具市场上横行,现在再用高科技的电脑三维技术把它拍成电影,制片人便抓住了70后、80后、90后三茬年轻的观众。事实上,在电影院里看《变形金刚》的也正是这三茬人。从这个简单的叙述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电影市场是如何预热的,是如何开拓的,是如何抓取观众群的。这三个“如何”,恰恰就是美国好莱坞的片商们最精明的地方。他们看到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把孩子们、少年们、青年们的幻想引发到极致,在这当中淘冶着他们的灵魂。好玩,就是他们开拓市场的法宝。可见,中国还是有电影市场的,只是这个市场在被外国电影占领着,我们也傻呵呵地把这个市场不设防地向外国电影四敞大开着,管它什么凶杀暴力、色情淫秽!
相比之下,说“中国电影没有市场”便值得分析了。因为官方不这样看。在正面的媒体舆论报道中,我们看不到真实的中国电影的市场情况,只看到每年创作“丰收”的数字和放映排行榜。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中国自己国产的电影绝大多数没有市场,拍出来便进了仓库,能够排上挡期的也只是比例很小的几部。而且这几部的收益还真的不少,观众是一边骂一边看。骂着看,看着骂。可见这个市场非常不好。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这不是本文所要回答的,因为它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而且很大。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电影没有市场”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所以绝大多数人才说自己“好几年没看国产电影了”,“不看,是因为国产电影没劲”……
中国电影的“没劲”,造成了“中国有电影,没市场”。每年三、四百部的片子拍着,能说没电影吗?但是这些片子却鲜有排上放映挡期的;既或是排上了,也鲜有票房效应;既便是有了效应,偏偏又是挨骂的。造成中国有电影没市场的根由很复杂。拿中国电影与《变形金刚》相比,就可见一二了。一些人老说中国穷,没钱,所以拍不出大片来,可是你看几个亿几个亿人民币砸出来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墨攻》,拍摄成本动辄就是上亿,穷吗?再看它们的特技效果,差吗?为什么中国的观众们还是不满意呢?可见,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还不是钱。中国有电影,但是这些电影不适合娱乐市场的需要。注意,是“娱乐市场”而不是宣传市场、教育市场!中国电影走到今天不被中国观众待见的地步,实在是不在市场上,而在其他方面。这“其他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也很大,但这已经不是本篇拙文能够容纳得下的了。
我们呼唤的,不是市场,也不是电影。
中国电影再不改变现状,只有沦为外国大片的殖民地,别无他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