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卡奴”
志明破产了。
当我的朋友坤深跟我说起这事儿的时候,我错愕得许久合不上嘴。叫谁也不会相信,一个从来也没有开过公司、连摊都没练过的志明居然还能够破产。在我的印象里,志明就是一个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做不了的“秧子”,典型的“月光族”,也就是每月的工资都花得净光。我奇怪的是他的生活居然比我们谁都过得滋润,混身上下都是名牌不说,年年跑到欧美、新马泰去旅游。他的单位也就是一个合资企业,工资每月3000块。在北京这种工资水平也就是一个平均数。我那些朋友个个过得都只是殷实状态,哪个也没到他那种在我看来是大手大脚的程度。
藉着采风路过北京,我原本要去看看志明的,没成想听到这么一个消息。
朋友说:志明破产纯粹是因为他太精了,自找的。因为他钻了银行的空子,成了“卡奴”。朋友的说法,我一时没有转过弯来。怎么,难道志明破产是银行“害”的?他说,不是谁害的,是他自己害了自己。接着朋友就向我讲起了志明钻银行空子的办法。他说:银行推行各种“信用卡”,鼓励你超前消费,也就是“今天花明天的钱”,而且允许每张卡透支两万块钱,也就是说只要两个月内你能够把透支的钱还上,就可以继续透支下去。志明就抓住了这个漏洞,打起了“时间差”。他利用各个银行之间信息不通、各自办卡的空当,一口气在三家银行办了三张卡。然后便过起了超前消费的生活。这日子他越过越滋润,不但不缺钱花,还越花越大方。A张卡上透支的钱到期了,他从B卡上透支去堵A卡上的窟窿,去透支C卡上的钱花。这就样形成一个三角透支关系。银行看他借还都十分的积极,居然还对他进行了奖励。奖励的钱就更是白来的了。拆东墙补西墙,这钱如此好取好花,他竟然乐昏了头,以至干脆从企业里辞了职,心甘情愿地做起“卡奴”来,每日里就是花天酒地。银行的三张卡供着他白吃白喝,这样过起了神仙日子。最后破产,实在是因为他自己整糊涂了自己,三张透了支的钱不但忘了补回去,而且还根本补不上了。此事终于败露,三家银行同时向他进行追讨并且把他告上了法庭。他因为根本就没有一分钱存款,还不起十几万块钱的债务,只好去坐牢。
噢。现在志明在牢里。
听完朋友的介绍,我的心里堵得一时喘不上气来。志明破产的确怪他自己太“精明”了。他居然钻进了银行管理上的漏洞。破产真是咎由自取。不过,那鼓吹“超前消费”的舆论不该自省吗?那鼓励透支却疏于管理的银行不该自省吗?那种老死不相往来、闭关锁国式的行业经营模式不该反省吗?其实,志明的破产,也是未富先奢的时代风气害了他。
可悲的“卡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