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狱》杂谈

(2007-04-03 05:46:19)
分类: 电影世界

《越狱》杂谈

    此贴作者“落草为虫” http://vip.bokee.com/263122.html

    这部电视剧我尚末看过,但是看过的朋友们一再向我推荐。报纸有消息说,国家广电部对“违规”在深夜播映了此剧的山东某电视台作出了处罚。看来,这部电视剧我们是不大可能通过正常渠道欣赏了。然而这不妨碍它在地下渠道中泛滥。不知这是影视管理上的悲哀还是警钟。反正这部电视剧现在火得不得了。它怎么进来的,不得而知;它是不是盗版,也不得而知。知道就是这个碟片到处都有卖的。据说进口碟片之类的业务属于国家出版署,广电部也管不着这一块儿。是不是如此,我们更不得而知。反正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封锁是封锁不住了。不光影视作品封锁不住,就是新闻也一样无法再进行封锁。从网上下载看电影,方便至极,只要肯付出银子和时间。看来,前面说的那一切知不知道与我们无关,我们只管看我们的,哪部好看就看哪部。谁奈我何?

    下面是落草为虫的原文:

    美国热门连续剧《越狱》通过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引起广大FANS的极大推崇,《越狱》中Scofield和Burrow二兄弟的命运,也倍受大众的关注,众多FANS甚至还在等待播出下一集的时间,为他们的偶像Scofield和Burrow设定各种可能的结局和具体情节,网站也热烈讨论相关话题。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摆在了眼前,即版权的保护。据统计,现在有80%以上看《越狱》都是通过上网,有专门人士将节目压制成RM格式或AVI等格式,并配以相应的中文字幕,速度奇快,美国当地播出后20小时之内即可上网下载,另有部分通过盗版DVD,因为中国目前没有引进《越狱》版权。

    《越狱》情节设计非常紧凑,节奏快,扣人心弦的疑问接踵出现,令人欲罢不能。《越狱》第一季主要是讲建筑工程师Scofield为解救被政府陷害而被判处死刑的哥哥Burrow,在周密计划后,首先把如何越狱的计划纹在自己身上,之后故意抢劫银行,进入哥哥服刑的FOX监狱,然后与狱中的犯罪世家、变态狂T-bag、抢劫犯、精神病人、前海军陆战队员、漂亮的女医生SUrra、暴力警长及欣赏的他才华的监狱长等人发生各种互利合作的斗争,最后SUrra(州长女儿)故意没锁监狱医疗站的后门,使得7人成功越狱。

    第二季讲述的是7个越狱犯的逃亡和被追捕的故事,故事的主轴是FBI 的MAHAO探长通过对Scofield身上的文身进行研究,了解到Scofield的逃亡计划,他象一只敏锐的猎狗,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的细节,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苦苦思考,在某一个可以左右总统权力机构的压力之下,他要把七个逃犯一一灭口,这是Scofield和MAHAO的斗智斗勇过程。

    在第一季中有一个情节令我难忘,Scofield为了要打通逃狱的通路,要把监牢中的马桶紧固螺栓(内六角)打开,颇费一番周折。首先要在放风时把院子里的一条长椅上螺栓取下(用自制的硬币),但是很不幸,放长椅的地盘是属于变态狂的,所以螺丝被T-bag抢走了,为了拿回这颗越狱行动中不可或缺的螺栓,Scofield不得不在监狱中发起一场暴动,死了一个囚犯,才拿回螺栓,打磨成六角形,之后打开马桶紧固螺钉,移开马桶进入排水管道,挖掘自己的越狱之路。

    看了《越狱》,我想起另一部也是关于越狱的片子——《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一个银行家因被指控涉嫌杀害自己的妻子(后证明他是清白)而被判入狱。在狱中,他帮监狱长做假帐(因为监狱可以承包工程,而犯人没有工资的,监狱长经常以极低的价格参与工程部标,最后,其它工程商不得不向监狱长行贿,希望他不要参与投标),肖申克用10年的时间挖通了牢房到下水道的通路(用晚上睡觉时间),逃出后,他把监狱长收贿的证据投稿到报社,经过媒体报道,使监狱长成为阶下囚,而他利用作假账虚造的一个所有人的身份证,取了那些贿赂,逍遥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有一句话成为经典,是一个已经在牢房中呆了30年的人说的,他说:体制是这样一个东西,刚开始你反对它(愤怒),然后你适应它(无奈),最后你离不开它(惯性)。这句话用在现实中,真是贴切不过了,体制就是一座监狱,只有清醒、有智慧、有决心的Scofield或肖申克,才可能逃出去,而大多数的人,则不想、不敢冲出这个坚固、冷酷,但已习惯的牢房。然后,我又看到体制内的一颗不合格的螺丝钉,湖北黄岗民警吴幼明,因上网写出《交警为什么热爱罚款》、《罚款任务猛于虎》、《死人不销户,活人不上户》以及《给人大二会代表的一封公开信》,而被体制内辞退的消息。

    也许,每一人心中都有一座监狱,习惯使我们认识不到它的压抑,《越狱》使我们看到漫长黑夜里的一道曙光,一线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阵地拆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