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世界 |
审片随想录[9]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
这句话导演们最爱说,评论家们也常说。导演们说的时候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咋舌,拍完了才觉得自己的艺术设想没有达到,“当时如果这样如果那样就好了,没办法了,遗憾。”;一种是敷衍,“这我知道,没法解决,只能这样了”。评论家们说,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挽惜,觉得如果稍加注意就能够避免遗憾,一种是开脱,认为电影不似话剧,这场演了哪不满意下一场可以改,电影则不行,是一次性的艺术,因此虽然可惜但是没法儿。
最近参审的一部影片,讲述的是活跃在内蒙草原上的第三代乌兰牧骑的故事。这个题材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接触过,曾经为此两次到大草原上去深入生活。但是本人才疏学浅,一直没有敢动笔。听说要审这个题材的片子,自然十分的激动。谁知,片子结束亮灯之后参审人员还没有说什么主创人员自己却一再声称“遗憾”了。那么遗憾什么呢?如果仅仅是遗憾哪个艺术构思没有体现出来,哪场戏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抠出来,哪个地方细节、道具、服装注意不够造成了漏洞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成是遗憾。这部影片的“遗憾”,我却不认为是艺术创作上的遗憾,而是连电影艺术的ABC都没有搞清楚的问题。一部电影作品,把故事讲清楚这应当是任何一位导演最起码应当做到的,可是这部片子究竟想说什么,让丈二和尚都摸不着头脑,以至于惨不忍睹到无法举例的程度。因此,这部作品是不能用“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来搪塞的。在我看来,它首先遗憾在“剧作”上,剧本本身要说什么便没有明确;其次“遗憾”在导演上,导演随意到起码的蒙太奇规则都不讲的程度。例如,女主人公欣春寻找丢失的小羊,前一个镜头那羊还趴在地上,下一个镜头居然已抱到了骑在马上的欣春怀里,问他为什么不拍弯腰捞小羊的动作过程,他的回答居然是“用不着”!其他细节更是无法看下眼去,剧中人物的头套一看就是纸套,人物一扭脖就起折,然而却一再出现特写让你看得不呕吐都不成的程度!这哪里是一般的“遗憾”?这哪里还是艺术?然而据制片人说,这位导演竟然对人们在现场的提醒根本不听!
遗憾就这样造成了!
然而,电影不能这么个遗憾法!
过去,有某位导演的片子受审时不管存在什么不足都不许任何人说“不”字,谁说了他就会跳着脚M的、N的吼个不停。于是大凡是审他的片子审委们只好缄口不语,以至造成十分尴尬哑场局面。此公的作品自然便全是“遗憾”了,至于是不是艺术,看过的都一笑了之。
认真些,如同谢晋所说:抓电影艺术的质量就如同手捧细沙。如果捧不紧,细沙一点点地就会从缝隙中漏光。他说得多好哇!只要谦虚点儿、认真点儿,竞竞业业、一丝不苟,电影就会少一些遗憾。
但愿电影艺术的遗憾,少点儿再少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