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话就说 |
中国的“先进”和美国的“落后”
此贴转自“刘定才的博客专栏” http://vip.bokee.com/237621.html。由于原文太长,我只将他原文中关于中国的“先进”和美国的“落后”部分摘了出来,以飨诸位。
我们有许多官员与媒体十分乐意拿我们的“长处”与人家的“短处”去比,然后就骄傲得不得了,好像这天下我们正在成为老大。恕不知远不是那么回事。刘定才先生的文章就告诉我们,这种思想方式是十分的愚蠢的。
下面是我节选的原文:
据贺登才先生在《中华工商时报》上介绍:初到夏威夷,导游就说“美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这让我非常惊讶,但仔细观察,也不是全无道理。在美国,我们很少见到崭新的建筑,也没有处处施工的景象。除了纽约曼哈顿地区以外,许多地方少见高楼大厦,就连首都华盛顿,也鲜有10层以上的建筑。贵为美国总统居住的白宫,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雄伟,被导游戏称为“白色的房子”,能不能比得上我国沿海地区个别乡镇的办公楼也未可知。
一些我们认为“落后”的东西,在美国仍然大行其道。木质电线杆在夏威夷随处可见,甚至在华盛顿的许多地方,老式木电杆依然在执行任务。房间的电视机款式至少比我们落后10年,导游使用的手机也不是最新款。与我们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美国的“落后”随处可见。
美国的“落后”,是因为它绝不轻易改变“落后”。曼哈顿地区高楼林立、道路狭窄,但他们没有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搞“宽马路”“大广场”。许多城市的道路并不宽敞,但他们也没有“拆迁改造”。华盛顿的基本城市格局,还保留着200多年前的设计思路。因为:一,房地产属于私人所有,“神圣不可侵犯”,包括政府也不能随便征用;二,政府的资金来自“纳税人”,动用起来也非常不易。这使得美国虽然不算太长的历史建筑和城市格局得以保留。
美国的“落后”,与它的实用主义也有关系。该奢华的地方,极尽奢华,该节省的地方尽量节省。进入曼哈顿岛的6条隧道,早上4条入城,2条出城,下午反之,6车道发挥了8车道的作用。我们住过的酒店,大堂都比较简单,房间却相对宽敞。好莱坞的多层停车场,停什么车,高度刚刚好,车子开上去,还以为高度不够捏着一把汗。
我们看到的美国高速公路,有的双向多达14条车道,有的只有4车道,还有的刚够两辆车相向驶过。但在宽阔处未见道路闲置,狭窄处车流依然顺畅,感觉美国的高速公路是一个不紧不慢、运行自如的网络系统。原来美国高速公路建设,有一套完备的论证制度。什么样的路由哪一级政府负责,什么规模,谁来投资,环保评价等等工作都做在前面。
通过这次美国之行,我对“先进”与“落后”有了新的理解,对那种动不动就追求“最大”、“最好”、“最先进”的想法,也有了不同看法。(http://www.digest.sc.cn/2004/12/03/4015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