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肖尹宪
肖尹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763
  • 关注人气:3,0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国人看中国

(2007-01-27 05:57:50)
韩国人看中国
      
 
      此贴转自新浪“时事论坛” 作者是“zhongguo_1971”。我之所以转贴它,是想说明开展“中韩友好交流年”确实有必要。两国从地理上离得这样近,心却离得这样远,这实在是个悲剧。加强交流,在经济上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文化上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向韩国宣传我们的文化和成就,是改变韩国人误解和狭隘的机会。在与韩国文化冲突的问题上,光空喊是没有用的。
      原文由于比较长,我进行了必要的删节,想看原文的朋友可以按下面的地址去看。http://forum.news.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12&fid=5859&thread=61695&date=20061229
 
 
     四年前,我只身来到韩国,说实话,来之前,我受到“韩流”的影响挺深的,打心里认为韩国是个很好的国家。在我抵达汉城之后,没想到他们一个个都好冷漠。慢慢的,我的语言好起来了,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韩国同学听说我是中国人后,反映如此冷淡。下面举几个例子,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一、跟朋友找房子,搬家那天,房东来敲门,送了我们一对牙刷和牙膏,我和朋友挺纳闷的,为什么要送这个,当时还以为韩国有这个习俗呢,结果房东说“这个叫做牙刷,那个叫做牙膏,我们韩国人都刷牙的,你们来到韩国以后,也要学习刷牙,既然家里送你们到先进国家来学习,那就要学的彻底一些……”
    二、半年后我交了个韩国男朋友,当时也是为了尽快把语言学好,跟他的朋友们一起喝酒的时候,其中一个人问我:“怎么样?韩国好吧?在中国的时候也坐过沙发吗?”,我男朋友:“不要这么无知,我去过中国,去过北京,大连,南京,很发达,你们应该多走走~!”。结果那天晚上,男友被打了,理由就是:他不配做“大韩民国”的人……
    三、大学的一个同学,问我:“昨晚看电视,说你们中国代步工具都是自行车,这几年因为受韩流文化的影响,才开始知道我们韩国的汽车有多棒,韩国的手机有多高级,听说你们那儿能买得起韩国货的都是有钱人,你会骑自行车吗?……”
    四、经常遇到一些韩国人,得知我从中国来之后,问我“哇~~那你们家一定是相当的有钱了,能来得起我们韩国,我们韩国人都去美国去英国,最差也是去日本呢~~~!”
    五、去年暑假回国,带了好多漂亮的衣服回韩国,因为我觉得国内又便宜又好看的衣服一点都不比韩国的差,果然开学后,就总有韩国女生拽着我问“哇,你这衣服在哪儿买的?”/“我喜欢你的鞋,好可爱哦”……我说“都是我从中国带的”,她们说为什么不在韩国买,我说“现在东大门很多很多很多衣服都是在中国进的,或者在中国制作的”……结果她们说“没想到,中国人穷也有穷的志气啊,嘴真硬!”
六、打工的时候,老板不知从哪儿弄来了几个芒果,忙好心地招呼我去吃,韩国的芒果很稀少,本来平时就很亏嘴的我,急忙去吃,但是老板的几句话,彻底让我没胃口了——“这是芒果,没吃过吧?真难为你出生在中国了,多好个女孩儿啊,唉,真可惜了……”
    七、我有个当兵刚退伍的朋友,,家里有钱到他连冷面,年糕条那些“普通市民”的食物都没吃过,天天西餐,日餐。他想趁假期跟我去中国玩儿玩儿,结果他妈妈死都不让他去,原因是:中国又脏又乱,根本就没有他能吃的高级西餐,而且中国人很野蛮,万一被人知道他在韩国是相当有钱的,被抢劫绑架甚至撕票了怎么办?!?!
八、我去做家教,教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小姑娘,有一次故意问了她们所学到的中国历史,她说:“老师说成吉思汗是罪人,因为他抢占了本来属于韩国的大片疆土,高句丽文化是我们韩国的,其实中国的东北三省都应该属于韩国,可你们中国不但不承认,还说韩国曾经是你们的隶属国,所以老师教育我们,一定要强大祖国,不能让中国得逞……”
    九、韩国的街头有很多“汉医院”,在韩国叫做“韩医院”,因为“汉”和“韩”在韩国是同一个字。大二的那年,我选修了跟这个有关的课,是想听听韩国人怎么看待中医的,老师讲了“本草纲目”,一句一个“我们大韩民国文化的结晶,我们韩民族的骄傲”,说到针灸的时候,也连说了好几次“同学们应该为我们的民族而骄傲,我们有这么伟大的发明!
    韩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和无知”的思想已经太根深蒂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作梦当代表
后一篇:时事点评[6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