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世界 |
三峡好人多如鲫
这是一部散文诗风格的影片。
正因为是散文风格,所以剧情十分的简单: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找他十六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只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老县城已经淹没,新县城还未盖好,一些该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该舍弃的要舍弃。
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都说它好,为此它捧回了金狮奖。
我的欣赏水平在这部片子面前露馅了。这怯我露得十分惨:看的时候竟然睡着了。
也许西方人喜欢这种味道淡淡的散文式的电影艺术。然而我不喜欢。我相信观众也不会喜欢。国内有首长和专家推存说:它是一部“三贴近”的片子。我不完全同意。我觉得它拍摄得的确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但是却不大贴近普通老百姓。我是从艺术上说的。中国老百姓还是喜欢热闹,愿意看故事强的影片。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评书”、“戏曲”甚至历史较短的电影,都有着很强的叙述性。近年,观众对《英雄》、《无极》、等类“大片”烦言最多的也是说它们没有故事。《三峡好人》并非没有故事,只是这故事太平淡。如同鸡肋,嚼之无味,吐之可惜。
三峡移民的故事太多了,可歌可颂、可歌可泣的更多。相信会有更多的三峡好人走上银幕,为这个时代和这个历史留下他们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