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渡无人舟自横

(2006-12-25 05:33:15)
分类: 电影世界

野渡无人自横

 

中国的电影市场怎么了?

摄氏39度在他写的影评中十分感慨地说“这么好的电影,周末中午场只有我一人看,似乎很可惜”。我给他留言说:现在国人不但对中国的好片子不看,就是对美国大片的热情也锐减了不少。夏天美国大片《金刚》首映的时候,我去电影院里观看,竟然只有七个观众。是电影不好看吗?不是!这部电影拍得极其好看,也十分感人,尤其是它的三维特技做得逼真极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震憾力。那么是什么原因,没有观众呢?

我想了好久。这里,我不想分析电影到底好看与否,只想谈谈为什么好电影也没有人看的缘由。

首先,是因为现在国人太实际、太实用了。物欲横流。十年不看电影,国人也会活得很好,但是一顿饭吃不上就会人心浮动影响社会安定。所以,电影这个“东东”还排不到座次上来。相关的领导部门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尽管嘴上喊,却仍旧以抓GDP为自己的第一要务,电影同其他事关“精神文明”方面的玩意相比,便只能退居次席。眼下的中国人竟管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人均1千多美元,但那不是他们兜里的钱,从整体上来说或者从个体上来说,绝大多数国人还处在刚刚达到温饱的水平,能看住自己碗里的两块红烧肉已实属不易,哪里还有几个闲钱去追求精神享受?

其次,是因为流通渠道出了问题。其实并不是国人不看电影而是根本看不起。每当举行有关的大型文化活动,放映露天电影的时候,幕布下往往都要围上成百上千的观众,津津乐道地看着本已放映过去了几年的旧片。当年成都发起“五元钱”看电影的活动时,电影院里出现了久违的爆满场面。在广大农村,只要听说有电影放映队过来,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依然携家带口的赶来观看。这一切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不是国人不看电影,而是流通渠道不畅通。这种不畅通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机制上的问题。当前主要是体制问题。发行放映归文化部门,创作生产却归新闻系统,这种怪象唯有中国才能出现。

最后,当然就是票价了。一张票五十元、三十元,最低也是十元,有几个人看得起?电影本来是最大众化的娱乐形式,一家三口人看一场电影往往最少要花去一百五十元钞票,这对收入仅仅解决温饱的国人来说几乎是无法忍受的。然而,放映部门却错误的认为,只要放映环境改善观众就会来享受。电影院越装修越豪华,看电影的人却越来越少。电影被异化成为“小众”娱乐的玩物,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几句管见,也许无关痛痒。

但是,如果再如此下去电影救起来可真的就十分的困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时事点评[36]
后一篇:时事点评[3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