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吧[1]

(2006-12-14 06:47:51)

[1]

 

开吧声明:

关于影视,无论关注与漠视,人们都在议论。这里为此专门开吧,让各种言论有个集中展示之地。目的是让大家都来关注电影。本吧内容多为转贴,七嘴八舌吐沫乱飞,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希望大家喜欢。

首二篇,为博友“王超”之作。原文见http://blog.sina.com.cn/u/1246689080

 

                    中指与小指

 

我大概是个思绪乱且又消化慢的人,挺早之前就看了《艺伎回忆录》和《东京审判》,从看的那会儿就想写点什么来发泄一下看法。可想着想着就觉得观点并不通畅且有漏洞。于是就拖延着,一边消化一边构思。现在把它写出来也并不意味着我已经把它酝酿成熟,而是看了百事公司执行官努伊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之后,大脑似乎被点入了一滴润滑油,自动地开转了。

努伊把世界的五大洲比喻为手上的五根指头。她说五根手指很默契,甚至彼此不需有意识地合作。而其中最长,最大的中指代表美洲(特别是美国)应该很适当。这是关键的一指,也因此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美国一直在全球企业中扮演关键角色。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像今天的美国一样,对人单举中指会引起很大的麻烦。我感到她的比喻不失警醒。强霸对于美国不仅仅发生在经济上,更可怕的是文化。他们会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里注入一剂美国文化,更更可怕的是这剂署名文化的药水无助而害,只是一场医疗骗局。比如《艺伎回忆录》。

这片子我看过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一个女人穿着日本的和服表演着美国。从小就听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美国却让一个拥有纯正日本血统的女孩长出了一双蓝眼睛。怪不得岩崎峰木(《艺伎回忆录》的资料提供者,原型人物)在看了此书之后说:“我真想自杀,以切腹谢罪!”

美国人拜金,哪里有金就到哪里捞。所以美国炮制出来的不叫电影叫大片。证明一部大片成功并不很难。它只要在亮相时一把抓住人们的眼球和给所有看过它的人一个共同的饭后谈资足以。再理想些就是可以发展一下大片之后的副产业。(故事里的一切都可以做成商品兜售)拍摄这样的片子可以不给人留有体悟的余地。就如《艺伎回忆录》它所满足的更多的是西方对神秘东方的窥视欲。

需要声明的是,我并非反对一国拍别国的东西。而是对那种硬生生的文化侵袭感到恼火。欧洲人也喜欢拍别国的东西,有时甚至是赤裸裸地批判。可却没有遭到人们的反感。美国也在拍别国的东西,不是拿来调侃就是拿来赚钱。(当然我不是指所有)美国近几年来似乎是迷上了日本,《最后的武士》、《艺伎回忆录》都是从他们嘴里讲出的日本。可他们又非要醒目地标示出“美国制造”,于是前者在一群亚洲人里塞进了阿汤哥,后者在日本姑娘眼里贴上了蓝色镜片。

最让我吃惊的还是《艺伎回忆录》的末了。之前还以为片子要讲的是日本艺伎的生活,可结束时才发现原来他们讲的是一个艺伎的爱情。美国爱情片!!我呆呆坐定,良久……

 

 

 

                  遗漏与遗憾

 

之前的“中指与小指”引来了人们的不少争议跟评论,而大多的文字都指向了《东京审判》。这让我很是欣慰,因为《艺伎回忆录》拍得再差又如何呢,归根是美国的东西,拍得好的倒可细细琢磨琢磨,要是不好大可放在一边晾着,自有他本国人为这残局收场。而我们却要留着心思精力来考量自己的东西。不时有人来了我的博看到“中指与小指”后都说他们对《东京审判》比较失望。无论从感官上,还是深挖其精髓时都有种难赞其高的感慨。我猜也许会有人认为我对《东京审判》的评价过高和过好了。对于这一观点我是不敢收纳的,原因有二:

其一,我的那篇评文从头至尾都意不在影像本身,而且若论镜头语言我个人还真是让《艺伎回忆录》的开头着实地吸引了一把,而《东京审判》在我看过之后感觉从影像上导演还是脱不掉拍电视剧的手法,整体镜头过平甚至让我闻到了《征服》的些许味道。

而《艺伎回忆录》与《东京审判》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在拍同一个日本的过去。一个着手于文化,一个着手于历史。可相较之下前者就不怎么坦然了。用技术包藏了一颗祸心让真正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们嗤之以鼻。而回看东京审判的历史就绝既会让国人和所有人肃穆和警醒。

其二,《东京审判》拍得成功与否现在定论还未时尚早,这类片子从票房上看绝对有种假象。要等它沉淀下来,看看在我们心里能留下些什么,再往后能领悟到什么,而最终又能在各自的行为上渗透出什么。这是有用的电影,不拍是种损失,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把它拍到这种水准,多多少少也留下了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默哀三分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