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点评[17]
一、中国的形象将不再是龙
新闻晨报12月4日报导: 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点评:
呸,新式的卖国贼!
西方的观念决不是评价东方文化的标准。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搞这项研究?如果是为了取悦西方人,那他还是赶快辞职回家抱孙子去吧!要不就干脆跑到西方去直接把皮洗成白色的,再换一本外国护照得了,别再当中国人!
二、吉林严禁穿假名牌出境
法制日报12月4日 (梁国栋)报导: 吉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公布了2006年至2007年保护知识产权行动方案,要求对通过邮包或夹带等方式携带假冒名牌、盗版光盘出境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监管,穿假名牌出境也是不允许的。
点评:
坚决支持。
这是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之举。假货没有了市场,造假的也就没有了活路。有钱穿真的,别穿假的掉份子。把脸丢到国外去就更不值了。
三、医生已不会使用听诊器
卫生与生活报12月4日载文称:不知从何时起,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听诊器渐渐地被CT、磁共振等仪器取代,似乎成为一种没落的“装饰物”,许多医生早已不习惯使用它,甚至有些医生已经忘记了它的用法。
点评:
医生和医院的整体形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离开了仪器便不会看病,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可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使用笔写那天价的处方和诊疗单。
四、今年各地GDP快速增长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陈芳、王丽、郭久辉)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与之相伴,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红灯”频闪。
点评:
把“能源消耗”和“染物排放”作为考核官帽的标准如何?
中央说把GDP控制在 9%,各地就拼命的“超常规发展”,不把本地的GDP搞成10%、20%誓不罢休;中央说要“降低能耗”、“压缩排放”,各地方就阳奉阴违。如此疯狂的与中央唱对台戏,各地方的诸候们到底想干啥?
五、亚运快报
综合消息:截止昨日午夜,中国军团获38金、20银、11铜
热烈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