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上去很美

(2006-11-07 05:05:20)
分类: 指点江山

 

报载,地处深圳的“北师大南山附中”组织近400名学生,赴贵州进行扶贫助学活动,因路途遥远要乘飞机往返,每人费用高达2000元。家长称活动不参加者需提供证明,学校表示纯属自愿。这每人两千的费用合起来是80万人民币。

这真让我匪夷所思。

去扶贫,居然乘飞机。把这80万元钱送出去扶贫是不是更实际一些?去扶贫,不参加乘飞机去的人还必须提供证明。这样做了还否认是强迫。去扶贫,还是让孩子们去扶,美其名曰“手拉手”!这么侈奢昴贵的“手拉手”,拉出来的将会是什么社会结果和心理效果?

只能说,这事做得看上去很美。

我敢说,此事的策划者脑瓜子肯定进了水。自从“手拉手”的活动兴起,我便不断的心生疑窦。觉得这种教育方式起到的多半是心理惩罚的效果,根本达不到策划者预想的目的。无论是城里的孩子到了穷困的山村去“手拉手”,还是农村的孩子到城里来“手拉手”,这种心理上的惩罚都十分的强烈。这种看上去很美的策划和它想达到的“教育效果”,其实只是策划者的一厢情愿。更不要说像深圳的“北师大南山分校”这种豪华无比的“手拉手”了。

好心办好事?

当着家长们提出质疑,舆论也聚焦过来的时候,“好心办好事”便会成为策划者的一道挡箭牌。估计这次肯定也会成为“北师大南山分校”的挡箭牌。我却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好心”。教育工作者呀,本身就应当是研究孩子心理的,强迫每个孩子必须每人掏2000元去干“手拉手”,他们就没有想过孩子会怎么回去向家长要这个钱?家长会怎么评论这件事?他们就没有想过,此事一旦照他们的策划实行,贵州贫困山区小学的孩子们怎么看坐飞机来的这帮城里的孩子?效果与动机的二律背反,代价将是极其昴贵。

裹着糖衣的毒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路过
后一篇:审片随想录[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