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乱谭 |
偷换论题的吐沫
媒体传出淅江横店集团要斥资200亿人民币仿建圆明圆的消息之后,争议竟然离开了该集团仿建圆明园的初衷,上升到了政治化的层面,有人甚至不惜上纲上线,恨不得在骂完了“劳民伤财”之后再骂几句“祸国殃民”了。
我认为,这是国人争论问题的一大毛病:偷换论题。
原本是仿建,在争议中变成了重建.于是,便围着重建与否展开了唇枪舌剑。争论也离开了事情的本质。其实,这个所谓的圆明园是“重建”在淅江横店,不是北京的旧址。因此,它不存在毁掉遗址的问题。横店集团放出风来说它要“重建”圆明园只不过是一种广告宣传用语。横店集团在造势上用了一个“重建”便调动了全国的媒体免费为它做了广告,再通过大家的争议,把这个影响扩大到了无限大的程度。我们不能不佩服横店集团策划部的精英们聪明至极。其次,在淅江横店仿建一个仿圆明园的园林,目的也绝不在于窃取北京那个废墟的历史地位,而是为影视拍摄提供一个新的景地。拍摄之余,游人也多了一个去处。因此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横店集团这一招很是巧妙,在没有建成之前就为它将来的旅游项目开发提前造了舆论。而这个舆论也是全国的媒体和读者们自愿抛版面、费口舌和笔墨为它免费制造的。离开这两点,上纲到什么高度上去,都是庸人自扰、自作多情。
不要忘了,横店集团是一个文化产业集团。它在经商。
仿造得再像,也是假的。所以,就更没有必要为此费吐沫上纲上线了。至于200亿的投资那是横店集团的企业行为,又不花你兜里的一分钱,你又何必为这钱心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