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话就说 |
误区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团中央的调查显示今年的大学生约有60%失业,有意思的是教育部说这个调查是不对的,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不到42%。一个问题两种结论,并非是谁要掩饰什么,而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就大学生本身来说存在就业的认识误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例如:认为自己是象牙塔里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不认为自己也是一个普通劳动者。这种认识就给自己的就业道路垒起了一堵高墙。以至带来了如下一系列误区:
1、农村出来的认为这是跳出农门的机会,不愿意再回穷乡僻
壤;城里出来的认为到农村就业没奔头,是自找苦吃。因此不
愿意到农村去从事乡、县一级的行政及教育、科技等等方面的基
层工作。
2、都愿意到深圳、广州、珠海、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工
作,不愿意到大西北和东北地区工作。觉得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能够实现自身价值,挣得也多。
3、想当公务员在政府机关工作,认为这样就端上了“铁饭
碗”,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高,到企业去就动荡一些,不保险。
4、想找专业对口的单位,认为只有这样才“学以致用”,是
“行家里手”,到不对口的单位会成为生荒子,一切从头开始,
会被人瞧不起。
5、愿意到外资企业去工作,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去上班。觉得在
外资企业工资高,能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自己的提高和
发展;而民营企业局限性太大,风险也大。
6、害怕到冷门行业上去工作,觉得脸上无光,只局限在热门行
业找工作。
7、想到大企业上班,不愿意到小企业就业。
8、找工作先看企业效益,只挑眼下效益好的,不看未来发展势
头,结果错过许多岗位。
9、开拓了自己的思路去寻找就业门路了,却挑技术含量高的岗
位,低的岗位就不选。
10、不敢独立创业,先把资金困难摆在第一位,怕冒险,只想找
现成的单位就业。
这十种误区,实际是误己的。如此挑拣的结果就把起码百分之八十的机会拒之门外了。近来一直有媒体介绍自谋职业的成功事例。其中,竟有大学生毕业卖肉的例子。于是是有些人就觉得“可惜了”“浪费人才”了。其实,在西方国家,大学教育已经相当普及,例如日本,连家庭妇女都是大学毕业,我们看到的许多日本动漫竟然都是家庭妇女创作出来的。我们自古以来的教育是“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式的教育,再加上教育事业本身不发达,造成了教育的“金字塔”化,误认为只要上了大学,就成了社会“精英”。其实这恰恰害了自己。上大学,只是知识得到的比没进去的人多一些、方便一些而已。这样看待自己,心态就会平和得多。
华罗庚的例子,不是没有启示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