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走云南散记[四]

(2006-07-05 06:09:30)

游走云南散记[四]

 

公平的讲,云南在旅游资源上不逊于陕西。如果说陕西的旅游主要是靠“卖”地下文物的话,那么云南则主要是靠“卖”民族风情了。

丽江就是这样一块宝地。

经过一场大地震,丽江重建。重建后的丽江唯一保持了原生态的是全城没有一根裸露的电线杆。那大研古城修复得如同新建的一样。新建之后,居民都迁出了四方街周围的六街八巷,那些沿街的门面全部变成了叫卖各种“地方土特产”或“民族饰品”的商店。商业化浸淫了丽江的古朴风貌。到丽江,我原本是想看纳西族的人文景观的,很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所幸的是,他们专门辟出了一处人工建造的民俗村,命名为“东巴谷”,用以展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在这个“谷”里,我找到了我想看的一切。为什么要把原生态的大研镇搞成一个大商店,却在山谷里搞个人工的景观?我照样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发现这不只是丽江一地的问题,毁掉旧的古建筑,重建全新的人造古建筑,是整个云南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丽江古城里,尽管它的街巷曲折蜿延,但是只要逆水而行,便一定会找到镇口的“大水车”,走出迷宫。

游走云南散记[四]

                  [丽江酒吧一条街上的夜景]

 

丽江有台民族歌舞晚会《丽水金沙》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大约是看我年纪太大,导游死活地劝我不要登玉龙雪山。这座唯一还没有被人类征服的雪山那几日也确实被浓厚的积雨云笼罩着,难见其真面目。导游说即便你坐索道真的上去了,也照样看不到它。无奈,我放弃了爬雪山,改逛玉水寨。这一改,让我欣喜不已。因为这个寨子保持着真正的纳西族原生态的生活形状和建筑。特别值得一看的是英国人洛克留下的足迹。因为正是他把丽江和香格里拉介绍给了全世界,为我们留下了上个世纪20年代生活在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的珍贵照片。我没有上成玉龙雪山,却爬上了34百米高的“玉柱擎天”,那是得沿着悬壁爬之字形的台阶才上得去的一处景观。它的高程跟乘坐小索道登玉龙雪山到达的高程一般高。我骄傲得很,许多年青人呼哧带喘地拉在了我的后边。

游走云南散记[四]

              [仰眺玉龙雪山,难见其真面目]

 

为了一饱眼福,我决定在丽江多留一天。

这一天我留给了到虎跳峡凭吊长江第一漂的英雄荛茂书和到长江第一湾去凭吊抢渡金沙江的红军烈士们。虎跳峡峡深3900米,金沙江水在此遇上几块巨石的阻拦,狂怒地咆哮着,那吼声几十里地外便如雷贯耳,夹带着金沙的江水如同万马奔腾,扑向巨石,蹿起十几米的浊浪。荛茂书的皮筏子就是在这里倾覆的。壮士一去不复返,留给后人的不只是他的冒险精神而是中国人不屈的意志。他去世后,许多壮士前仆后继,终于抢在外国人之前首先征服了长江全程的漂流。我向着虎跳峡为英雄深深地默哀。金沙江原本与澜仓江和怒江向南并流,成为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奇观,但是到了石鼓县,金沙江却被凤凰山阻挡,来了一个几乎是360度的大转湾,掉头北上。这里的江水平静如镜。江的岸坡上,矗立着一座不大起眼的“红军渡江纪念碑”,碑下是一道铁索桥,据说红军就是从这座桥上进入四川境内的。这座铁索桥不是大渡河上的那座,不过形态与它一模一样。

游走云南散记[四]

               [咆哮的虎跳峡,注意左上角的人们]

 

丽江,想说爱你不容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