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指点江山 |
China=拆了?
这二十多年来,出口转内销的多见于服装,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还有“新闻”也玩过“出口转内销”。新闻这样干的目的,无非是用洋人的嘴说我们想听的话和证明我们干得对而已。
奇怪的是,现在洋人干脆跑到我们的国家来制造轰动,新闻不用出口就内销上了。“china成了拆了”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此事源于5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主题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会上,一位老外当面质问文化部长孙家正,说:好多人有感于北京的大拆大建,说china成了拆了。此消息传出来,媒体上又是一番热闹,有人借题发挥说北京的规划“都拆了谁之耻”,简直是愧对祖宗愧对后人云云,有人扯得更远,说china就是中国的英文解读,“china等于拆了”,就是拆了中国云云。
我以为,就“拆”而大做文章其意义在于保护遗产。但是,凡是一听“拆”字儿便不分清红皂白的一律反对,进而上纲到破坏遗产上来,便是典型的泥古不化了。北京城应当保护什么,应当拆掉什么,我想还没有人分不清。如果什么都留着,是座房子上朔几十年都会查出有过什么人住过,然后就“保护”起来,北京还能建设吗?如果按这种“遗产观”去对待一切古建筑,那么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恐怕早就没有一寸土地可以耕种和建筑了。秦始皇的阿房宫占地三百里,要是项羽没有烧它,现在当然得保护起来,那么刘邦在凤阳建的汉宫、他斩蛇起义的草庐故居,还有韩信的、项羽的、萧何的故居,肯定都得保护,至于四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历朝王城、诸子百家活动过的埸所,均得在保护之列。由秦汉魏唐发展下来,那有价值有意义的房子就会一座挨着一座,还有名人们“手植”的柏树松树之类的植物,当然更得保留了。如此下去,华夏大地肯定没有任何空隙可供子孙们生存。然而,历史却偏偏不是这样发展的。“不肖子孙”们总是在拆呀拆呀、烧哇烧哇,毁灭着先人的遗产,又不断地在创造着一朝一代的灿烂文明。该保留的,全都保留了;该淘汰的,想留都留不住。这就是历史。
该拆的,我坚决主张拆,特别是普通老百姓住的那些破旧不堪的四合院。该留的,我坚决主张留,比如真正有保留价值的古建筑。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座建筑在历史文化上的地位。不以人留。
新北京,应当是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