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乱谭 |
猛踹日本记[四]
去拜访日本电影剧作家协会,竟让我吃了一惊。
这家协会的办公楼如同一个细长条,夹在两座高楼中间,让人深切的感受到什么叫“见缝插针”。一问,才知道“地皮”在东京是个天价。政府没有给这种纯粹的行业组织盖大楼的义务,所以,电影剧作家们便自己积资,掏钱在原来的协会办公处的原址上挤着身子矗起了这么一座八层的“大楼”。国家级的专业社会团体呀,里边的电梯竟然只能够容得下三个人,楼梯贴着墙壁盘旋,仅能够供一个人上下,对面行走必须得侧身才能通过,每层楼只有三个房间,三层楼才设有一间公厕,最大的会议室也只能坐得下24个人。哪有咱们中国电影家协会气魄,办公楼十层,光电影厅就有好几个。相比之下,日本剧作家协会的这个办公楼就显得实在是太寒酸了,小鼻子小眼的。
交流嘛,总得看电影。剧作家协会没有放映室,我们便只好到“东映”去看。“东映”是与“日活”、“松竹”齐名的日本三大电影制片公司之一。让我感兴趣的是,我们到访的时候正好是“东映”五十年厂庆。不过,我们没有看到他们搞什么奢华的庆祝仪式,这事儿要在我们中国那肯定要开一个庆祝大会,同时再搞它一台晚会了。“东映”却只是在它办公楼的走廊里张贴着向五十周年献礼的影片海报。他们纪念厂庆的方式,是在全国搞新片展览,拿作品说话。这让我十分的感慨。于是便在这些海报跟前照了一张相,以资纪念。去我们看电影的放映室要路过一个大的办公室,我扭头扫了一眼,好似跟我们国内各个公司的标准办公间没有两样,只是他们的每张写字桌上都堆满了各种纸张和杂志,就好像从来也没有收拾过一样,猛一看,以为是进了垃圾站,乱得吓人。不过,那放映厅却十分的先进,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它的墙壁,为了吸音我们国内一般要贴一些带孔的吸音板,然而他们用的却是钢管,紫色的,满墙皆是,敲了敲,咚咚响。看片时,声音好极了。这间放映室只有三十个座位,据说是“东映”的理事长和董事长审片用的,所以极其精致。
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语:胭粉要擦到脸蛋上。
而小日本却不管那一套,脸蛋子可以不要,实用与否却极为看重。它们的胭粉不是抹到脸蛋子上,而是擦在要害处。这是对他们自己而言,对别人这话就两说着了,日本人送起礼来是绝对把胭粉擦到脸蛋上的,以至擦得常常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嘲笑他们小气。也许他们十分的看重“礼轻情义重”这句中国成语吧,所有的功夫全花在包装上,这包装叫“礼”,而真正的“物”却往往微不足道。比如,我收到一个礼物,外包装十分的豪华,打开精美的包装纸显出的包装盒就让你爱不释手,然而打开一看,里边只是一双普通的筷子。
重“礼”不重“物”,这就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