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白花飞如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无语?
是的,清明只有哀思。我想起了父亲生前说过的话:人呐,除了不知道生在谁家之外,也不知道死在何处。在死这个字上,有四个问题任何人都绝对不可能知道,哪怕你是一个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也一样。这四个问题是:第一,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第二,不知道己因为什么死;第三,不知道自己死在什么地方;第四,不知道自己死了以后会被怎么处置。
我想了想,他说的这几个“不知道”还真是谁都不知道。
为了解释这几个“不知道”,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某位校领导退休以后,一直保养得很好的,看他的气色同事和亲属都说他能够活到八、九十岁,他自己到医院去查了一下身上也没有什么隐藏的病症。当然十分得意了。有一天他清晨出门散步,走到医大的校门附近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两眼一黑便倒了下去。路上的行人们立即把他抬进医院。当时急诊室里病号较多,值班的医生没有几个。没有人认识这个老头是谁,也没有家属跟在身边。过了半个小时,有一位老医生来上班。到他跟前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是老校长吗?赶快抢救!一阵忙乱之后,回天无术,老校长还是弃世而去。他生前绝对想不到自己会这样死去,会死在马路上,会死在自己生前桃李满天下的学校门前,会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那时只觉得这故事离自己很远。
没想到,这故事以另外一种形式发生在父亲的身上。母亲先行之后,他一个人孤苦伶仃,鉴于中国的医疗制度,多病的他又不可能到家在外地的任何一个儿女身边去长住。他是在自己换衣服的时候站不稳而倒下的。倒下,便再也没有起来。他生前曾经预测过自己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死去,然而他却绝对没有预测到自己是这样辞世的。父亲生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从不忌讳谈到死。他说,死是自然规律。他与母亲都主张死后将骨灰葬于大海。然而,母亲先行一步之后,我们几个儿女却藉着“怀念”的名义买了块墓地,将母亲安葬了进去,而后过了几年又将父亲也安葬了进去。真不知道我们这么做究竟是算是孝顺还是忤逆!
母亲生前最想看到21世纪是个什么样子。我对她说:不会比现在改变多少,只是楼可能更高,路可能更宽,东西可能更多。母亲说:那你还要怎么样?这就不错了。她的知足,让我感到惭愧。
清明无语。仰头看天,漫天白花飞如雪。
也许,只有我们好好的活着,这才是先人对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给予他们最好的寄语和怀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