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的嬗变
这吓了我一跳。我身无分文,何时成了老板?一问方知道,如今的称呼变了。老板成了时髦的称呼,尤其是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下属称呼自己的领导为“老板”十分的盛行。呜呼,真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啊!我不由得暗自庆幸,今天幸亏没出门,否则岂不是会喊出不合时宜的称呼来?哎呀,这个社会真是越来越看不懂啦!
不是我不明白,实在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
三十年前,最通用的称呼是“同志”。那个时候,卖菜的、当官的、种地的、做工的,不管名声地位一律平等,人人以“同志”相称。教授称呼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婆为“同志”,绝对无人见怪。现如今,“同志”这个称呼几乎不再使用,因为它变成了同性恋群体的专用语,谁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称呼对方一声“同志”,肯定会招来冷眼侧目!社会称呼迅速从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挑选出了一个词:“师傅”。于是,大街小巷到处都嗲声嗲气地喊起了“师傅”。假若是向老爷子问路,称呼他为“师傅”尚且说得过去,可要是老太婆跟卖货的小姑娘也喊“师傅”,就怎么叫着怎么觉得别扭了。最主要的是,“师傅”是个错写的词汇,它的正确写法应当是“师父”,即“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也。把它一说明白笑话就来了,上了年纪的人管那些比自己小一轮、两轮的小崽子叫“师父”岂不让人笑掉大牙?人们明白它的不妥之后,这个称呼迅速从嘴边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小姐”。这下更热闹了,连半老徐娘也成了“小姐”,全国上下小姐成群,几乎有六亿人之巨。岂料,这个称呼很快便被那些从事皮肉生意的丫头们窃为己有,谁要是不识相地再称呼那些良家妇女们为“小姐”,不遭白眼也差不多得挨耳光了。逼得社会称呼还得再找出路。很快,“老师”的叫法便应运而生。“张老师”、“李老师”满世界乱飞,管他是干什么的!叫你老师总是一种尊敬的称呼吧?谁知时间一久也出了毛病,卖破烂的管拾荒的叫老师,教授称擦鞋的为老师,这是哪跟哪呀?不行,还得改。很快,人们便把亲戚之间的称呼拿来使用,不管认不认识,也不管有没有血缘关系,张嘴叫你一声“大哥”、“大姐”,听着就透着一种亲近感。这下可好,满世界都成了一家子,除了“爸”“妈”还专用之外(据说现在也不大专用了),谁都成了自己的小叔子、大伯子,成了自己的同胞兄弟。这称呼一叫,愣是让你觉得好像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中国人率先迈进了地球村!不过,这种称呼喊得最响亮的是那些农贸市埸上的小贩。为了把你兜里的钱交换过来,嘴甜着呢!稍微有点身份的人,大多不愿使用如此让人发腻的称呼,于是便又生出来个“老板”的叫法。反正如今人人都在设法努力发财,叫老板等于尊称对方是有钱人,不犯忌。
称呼的嬗变,反映出社会在蜕变。当然,更透出了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谁知道明天还会生出什么新的称呼来呢?
称呼,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当着一个时代的社会称呼发生了混乱的时候,恰恰是这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正处在巨变的混乱中。信不信由你,当我们的社会称呼固定下来的时候,必将是我们这个社会文化高度发达的时刻到来之即。
所以,我觉得今天当一下没有钱的“老板”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