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乱谭 |
一、《西游记》
这是一本扬佛抑道的书。
作者吴承恩实在是对大明朝不满,鼓吹学习西方。鉴于不可攻击朱明皇朝的避讳,于是便借助唐玄装去印度取经编造了这么一个离奇的故事。你看,孙猴子大闹天宫,造的是道家的反。那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恰是道家顶礼膜拜的神灵。当然,有评论家说,孙猴子造的是皇家的反。是作者借孙猴子的行径歌颂造反。这我并不当真。因为我谅吴承恩也没这个胆量。再看唐僧师徒四人这一路走去,无论遇到的何种磨难,每一次都显出道家的无能,而佛家每每则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大慈大大悲的神灵。
我料定,吴承恩是个佛教徒。
二、《水浒传》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是因为他太喜欢英雄豪杰,不想看到他们被招安。
此书到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义,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十分好看。然而后二十九回则实在大煞风景。我看梁山好汉之所以被招安,并非全都是由于“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始然,那个宋江原本就是一个混入起义队伍的奸细。宋江的本质是官迷,只是由于统治阶层没有看到他的内心而误“打”了他。他被“逼”上山,实在是不得已。所以一旦有机会便将一个好端端的梁山拱手让给赵宋王朝了,接着便穷凶极恶的去攻打方腊。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望的“深喉”。
此书的要要害看来并不是写“招安”。
三、《三国演义》
诸葛孔明被我们奉为智者,可是纵观全书,他却总是智者千虑。
罗贯中卖力的往上拱刘汉王朝的正宗皇叔刘备,偏偏衷情是被“大奸相”曹操占据上风。曹操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连他鼓励三军“望梅止渴”,和“割发代罪”也成了他无经经滑的典型行为。看来,罗贯中的正统思想实在根深蒂固。可惜,历史偏偏不是按他的愿望发展的。
曹操是个大英雄。
说他是奸雄,怪论。哪个政治家不是奸雄呢?
四、《红楼梦》
石头成精也不得了。一本《红楼梦》折腾得许多人寝食难安,甚至跑马占荒,建造别人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红学”土围子。可见曹雪芹的历害。
其实,此书并非曹雪芹年所作,也并非由高鹗续书。
它充其量只是一本小说而已,哪里有后来的“红学家”们赋于它的那么多高深的含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能解其中味的其实只有原作本人,因为那书中所写都是“满纸荒唐言”而已。把它当做历史、家史去读、去对号,死胡同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