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7月3日摄于新郑市黄帝故里
在黄帝故里的第二道前,有一对“门将”很是特别,两只石熊独一无二。
在中国的传统里面,守门的一般有狮子和麒麟,在中国的传统理念里,狮子是避邪的,而麒麟则是守财的,至于这个熊,是什么立意,好像没有太多印象。
在网上查到这样一段文字:“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在嵩山东麓的新郑一带,居住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部落,其首领为少典,从居住在河洛一带的有虫乔氏部落,娶了一位名叫附宝的女子,在轩辕丘产下一子,按照当时的习惯,取名叫轩辕。”
原来,轩辕黄帝是有熊氏的后代,而这个部落的图腾就是熊了,那么在黄帝故里以熊为“门将”,就理所当然了。
其实,熊在人类历史上有重要的位置,不管中国还是外国,以熊做图腾的纪录还有很多,“世界范围看,熊图腾的分布非常广泛,其传承渊源较为古老而且分布地域相对集中的是在整个欧亚大陆的北方地区,以及北美地区。熊图腾的流传对于处在这一广大地区内的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美洲印第安人和日本阿伊努人的熊祭仪式;韩国的和我国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的熊祖先神话。中国史前的红山文化玉器出现“熊龙”这样的神话生物,并非偶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