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婚姻情感生活心理 |
我见过三百多对夫妻,打过两百多起官司,揭穿过一千多句谎言。
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身边,每一个家庭,每一桩婚姻,每一对夫妻,或多或少,无论是善意或者是陷阱,没有一个人不在撒谎。
如果婚姻是一出悲剧,活在其中的男女演员也必然痛苦。
两个人之间,其实远远不是爱和不爱那么简单。
这是电视剧《读心》里面的一段话,揭穿了婚姻的真相。
原来除了原则问题上的欺骗、出轨,日常生活里的矛盾、争吵,每一个都可以让婚姻出现裂缝。
我们一直记得爱情开始的那个时刻,却找不到爱情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带着寻找爱情的目的,一位年轻导演花了七年时间,跟拍八对夫妻,找到了爱情被丢掉的那个角落。
一
婚姻里最怕的是什么?
是那些不被看见的琐碎。
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家也不是我一个人住,怎么就我一个人要付出全部精力呢?
张太总有这样的疑惑。
结婚的时候,张先生跪地帮她穿鞋子,牵手拉她进门。
短短几年就全没有了新婚的浪漫温存,有的只是“什么时候吃饭”、“为什么没有看好小孩”之类的责问。
不同的婚姻,上演的都是相似的故事。
吴女士结婚后也不止一次的说过老公总是不顾她的感受。
“我觉得你很烦,总是把网路用完,害我没有网路用”
“你明明知道我要开车出去,却把车开走,让我只能骑单车”
“那么多你明明知道的事情,从来都不为我考虑,我都会帮你想,你知不知道你很让人生气。”
丈夫哑然:原来这也愤怒?这点事也值得记得这么久?也还好吧?是你没有跟我说啊?
妻子用一个无奈的笑容代替了所有回答。
他不明白的是,当每一件小事都指向“我不在乎你的感受,我只在乎我自己”时,妻子并不像调侃得那样释然。
当付出变成了一颗石子,投入深井却毫无回应,井枯石没。
婚姻的车行驶几年,丈夫一直觉得车没事,但却从没关心过车里的人。
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男人,我是我父母的儿子,我有责任。”
紧接着,他理所应当把自己的责任转嫁到妻子身上。
妻子被要求要有同理心,要懂得牺牲和退让,只有要求,没有回报。
当生活变成了复制黏贴,就意味着冷漠来了,爱情没了。
我想我能理解那些妻子隐忍的付出与无声的呐喊,丈夫愈发心安理得,太太愈来愈感到委屈。
原本我们以为爱情是幸福的开始,婚姻是幸福的延续,没想到爱情走进婚姻,就像人走进了死胡同。
爱情的悲剧就在于此:过度付出透支爱,没有回应没有爱。
纪录片中有个细节,很有趣。
一个妻子面对着镜头说“我老公以前修文学的,跟我讲话比较多,而且是感性的;
他读了社会学之后,整个人的思想加了许多社会结构,严肃多了。”
这似乎解释了为什么爱情没了:
▲
他们的着眼点是个人利益的自我实现——我和你在一起,我可以收获更多/我的价值能提高更多。
▲
我们希望我们的行为不只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示范。
它代表着一句没有说出口的话:“老公,我希望你也这么做。”
而男人们则直接地认为:“我们不需要猜来猜去,你这么做,就是因为你喜欢”。
长此以往,两个人在彼此的脑海中逐渐“僵化”。
女性不愿意与丈夫发成冲突,从开始的隐忍转变为后期的愤怒,最后爆发。
因为太过习惯双方的相处模式,我们停止了对彼此的试探、理解、安抚。
最后我们的付出,出于爱,终于恨。
二、 为什么婚姻中的女人成了空气
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更多的对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