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话也需要前戏,打开男人心其实很简单

(2017-07-01 11:43:57)
标签:

谈话

打开

男人

http://blog.pic.xiaokui.io/09a71140547a6308060b56012e93a63d

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文 | 心之助资深作者 庆庆 


“来,我们沟通一下吧。”这大概是男人听到就会心惊肉跳的话语。


我问女人:你什么时候找他谈的?

“我白天找他谈一次,晚上找他谈一次。”

“晚上什么时候?”

“凌晨3点。”

“为什么是这么晚?”

“我必须趁他睡觉的时候把他叫起来,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我就可以看看他和上次的说法是不是不一样。”


这是沟通吗?这明明是审问。


你也许很困惑,到底怎么才能让老公愿意听,愿意跟我沟通?如何才能创造良好的沟通气场,来一场深入舒服的交流?


上期心悦会课程中,卢老师就带来了催眠式的沟通技巧从为什么无法沟通,到如何成为高情商的沟通高手,一步一步带你解密催眠式的沟通技巧


 

http://blog.pic.xiaokui.io/84731d73deb4f4f9b13c9aed365caa51


1我们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


在你纠结老公为什么不愿意开口说话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因为我们要相互交流,传达信息。


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肯定的,一种是非肯定的。肯定的信息,诸如:你很好,你很棒,你很美......这些我们大家都乐意听,问题不大。所以问题就出在“非肯定信息”上了。


谁都不愿意听否定意见,更不喜欢别人说自己不好。但我们是不同的个体,有交流必然就有不同,有不同就会有不舒服,不舒服了自然就不愿意听了。所以,我们的沟通最容易栽在七个“非肯定信息”的表达上。


★ 视若无睹的回应


如果你不认同别人的看法,你会争辩、否定、提出异议,但当你压根不愿意回应时,你会怎么办?


对,视若无睹。


无论是有意的“不睁眼不开口不发声”,还是无意的“没听见没看见忘记了”,不回应,都是比攻击性更具否定性的方式。


当他对你视若无睹时,他想说的其实是:我不同意你。只不过他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异议,所以就用有意无意的忽视来表示反抗。


在婚姻中,忽视伴侣已经被认定为预示离婚的强有力的信号。


各说各话的尴尬


有时候你们看似在说话,但是对方的回应似乎永远不在点子上,真心让人捉急。不用想,你们多半是在各说各话。


这是一种让双方都不舒服的方式,也是常见的非常隐晦的“非肯定信息”表达。


男:今天真是的,先是车子过热害我得叫拖车,然后又是电脑死机,到底有完没完!

女:哦,我们来说说安的生日礼物,她后天就要开庆生会了,我们只有明天可以去买。

男:我现在真的很累,可不可以过几分钟后再说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倒霉过。

女:我只是想不出到底要送安什么,她好像什么都有了……


“驴唇不对马嘴”,说的就是这种对话,分分钟让人抓狂的节奏。这种模式时间久了,就会让双方都有“对方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感觉。


 

http://blog.pic.xiaokui.io/7bf7f9113229c79713941df2940ef13d

图注:有时候最恶毒的语言或最冷漠的忽视就能将我们的爱一点点毁灭。


岔开话题不接茬


女:我今天被老板骂了一顿,好难过。

男:哎,我早就跟你说要小心,今晚我要和朋友应酬,很晚回来啊。


他虽然虽然回应了你一句,但是马上又把话题拉回到自己身上,完全没有给你继续话题的机会。


你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人家已经迅速结束了话题,留你一个人体会话到嘴边又生生咽回去的感觉,你憋不憋?心里气不气?


除了这三种,还有插嘴无人情味含糊其辞表里不一,也是非肯定信息的表达方式,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介绍其中三种。(想了解更多,快去听卢老师的关系力课程哦!


这七种“非肯定信息”表达的本质就是否定和回避,其中任何一种都会让你们的沟通难以进行,你中招了吗?


2高情商的表达方式,是怎样的?


亲密关系中,我们最害怕被抛弃;怕被伤害。这两种恐惧,前者是肉食性动物的恐惧,后者是草食性动物的恐惧。


卢老师解释说:


肉食性动物害怕失去连接,他怕吃不上肉,害怕别人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爱;草食性动物怕被伤害,因为他很脆弱,很容易受伤很容易流血,他不敢去与别人连接。


面临两大恐惧,我们会想尽办法做各种防卫性的回应:                 


女人的杀手锏是:你居然敢吼我!

男人的杀手锏是: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但是这种防卫性的回应只是在不断指责和否定对方,降低对方的自我,让对方失去沟通的兴趣。


良好的沟通真正需要的,是支持性的回应,既能巧妙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顾全对方的面子,让他在沟通中感觉自己有面子,有尊严,有价值。


http://blog.pic.xiaokui.io/24b9326c871568b2f9dac30b8e33b23f


想要平衡这两种沟通模式,形成高情商的沟通模式,需要处理这几对矛盾:


★支配型 VS 问题导向型


有一种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别人的敌意。因为他总是试图支配一切,这些支配的意念会通过文字、姿势、语调,或者其他渠道表现出来,他们的行为仿佛在说:“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如果你照着我的话去做,事情就会成功。”


而问题导向的人总会聪明地把焦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满足自己和对方的需求」上。


支配型人说:“你接下来两小时最好离电话远一点。”

问题导向型人说:“我在等一通重要的电话,想麻烦你一下,让电话暂时保持不占线。”


哪种说法不会唤起你的防御心呢?


策略性 VS 自发性


-你周五下班有啥事?

-没什么啊!

-那你帮我搬下钢琴吧。


怎么样,有没有被套路的感觉?


策略性的表达方式也许并没有什么恶意,他只是通过一些小小的“设计”让你接受他的想法。但是如果总是用这样的方式,则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感觉随时会被套路的感觉。


自发性是与策略性形成对比的一种行为。自发是指单纯地对别人诚实而不是操纵他们,他们会很真诚地表达需求:“我星期五下班后要搬钢琴,你可以帮我忙吗?”


自发性沟通不一定要在想到什么事情的时候马上表达出来,而是在细心地思考后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优越心VS平等心


如果一个人总是话里话外透露出“我比你优秀”“你很low”的意思,你肯定想拿把大锤垂死他,但事实上,很多夫妻的争吵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菜不是这么炒的,你看这颜色一点食欲都没有!

-你到底懂不懂啊,别把电脑修坏了。


那平等的沟通方式会怎么说呢?


“亲爱的,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把海带和红萝卜一起炒,你看呢?”


看吧,这就是区别。


 

http://blog.pic.xiaokui.io/70deabefff494560845d6691a27ba9a2


中立型和同理型


在亲密关系里,中立其实不是个好词,看起来是一种讲道理,但给人的感觉是“冷淡”。


人与人之间是靠情感维系关系的,有时候不需要那么明确的立场,不需要那么多的道理,只需要在我难过的时候,你能抱抱我,我出问题的时候,你能理解我就好了。


而中立的态度会让对方感觉冷漠和有距离,当人们感受到这种漠不关心时,防卫心自然就会兴起,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没有重要性的。


中立型人说:“你不好好计划就会发生这种事。”

同理型人说:“唔,事情的发展好像跟你预计的不一样。”


你只要稍稍转变下角度,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说出来的话,自然是让人听得舒服的。沟通是一项艺术,而很多人却把它变成战争。没有技巧的沟通就是暴力,没有沟通的技巧,就只会造就聋哑式婚姻。


注:干货太多,文章太短,本文只选取了卢老师课程中重点的内容做了总结。如果你想要学会更多经营关系的技巧,不防去听听卢老师主讲的关系力课程,相信听完课,你和他一定不再会为“话不投机”吵架冷战啦。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堂上大家有什么收获吧?


http://blog.pic.xiaokui.io/d14827a33abf108612307d0d3333823a


讲师简介 http://blog.pic.xiaokui.io/cd1ce65473c2d4483f6b998741e406a6卢悦,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联合创始人,情感咨询专家,作家。人生总有一段夜路要走,我就是黑暗中握住你的那双手。著有《爱到绝处便逢生》、《爱情有毒》等作品。新浪微博 @卢悦卢悦。微信公号id:luyuexinli。


— THE END —


http://blog.pic.xiaokui.io/2b1a4b923f85b209be5bacd259301e3d

阅读原文,通往真正的成长

↓↓


【心之助】

最值得女性信赖的心理平台

预约专业咨询请联系微信

13552393845

进入爱的学院 获得爱的能力

http://weidian.com/?userid=707542139



阅读原文:http://laolaolu@126.blog.163.com/blog/static/627859002017611039152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