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有人爱得那么自私?

(2015-01-23 22:50:16)
标签:

情感

男人

女人

婚姻

为什么有人爱得那么自私?

为什么有人爱得那么自私?

 

 

/卢悦

 

爱是有三个阶段的,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我们也会在某些时空的条件下在这三个阶段来回穿梭.

 

在某程度上,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拥有这三个阶段的爱的特点,但却根据每个人的特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

 

第一个阶段的爱:是无差别之爱,俗称有奶便是娘之爱

 

有些人会永远停留在某个阶段——“甜点”,而无法真正进入到爱的“正餐”,那是因为,对来说,进入到正餐阶段,是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因为过去的伤害的阴影还在潜意识层面影响着自己。

 

所以你可能只是看到一个花花公子在欢场上流连花丛的逍遥自在,但却不一定知道当回到住处,形单影孤的凄凉,也不不会知道,每当进入到一段感情的深处的时候那种莫名的恐慌感。因为们的爱都是“碎片化”的,们必须靠收集“身体”,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在一个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是不认生的,也就是说,对来说,任何人的“抱持”都是可以的,直到68个月开始,孩子开始认生了,也就是可以区分陌生人和熟悉的人了,在陌生人身边,会感觉到不安全。

 

同样,一个浪荡子的爱情就是寻求“不特定”的怀抱,实际上,在感情的发展阶段,还停留在原始的“有奶便是娘”的阶段,的情感无法深化到唯一性这部分,因为这对来说是不安全的,孩子是需要有一个从“随意的抱持”阶段发展到“vip式的抱持”的阶段.

 

如果环境是不安全的,比如在早期,我无法确认这个妈妈到底对我是恶魔还是给予我爱的对象,那我就要发展多角关系,就好像狡兔三窟一样,当我靠近你的时候,我随时都在想着如何撤退。

 

 

第二个阶段的爱:vip之爱

 

那么“贞洁烈妇”式的爱情,也就是要“海枯石烂”的爱情,则正好相反,当两个人处于“狂热的绝恋”之中的时候,好像一切艰难险阻都成为让两个人更加疯狂热恋的催化剂。

 

只是如果我们完全沉浸在这份爱里,不肯出来,或者认为这个世界只存在这么一个人值得我去爱,或者说当我和分手以后,我就很难再去找一个人去爱了,那么我们就停留在爱的第二个阶段。就好像一个孩子不肯去幼儿园一样,在看来,幼儿园就是一个危险的世界,将要被遗弃,也会失去父母,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们认为父母应该永远和们在一起的。

 

这时候,我们已经从有奶就是娘的状态中走出来了,我们对特定的人为我们提供的特定的服务产生强烈的依赖,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全部世界,比如我们的妈妈。我们会发现妈妈的爱和其人的爱是不一样的,是对我最好的,我不能从其人那里得到这份唯一的和独特的爱。

 

很多人一生都生活在父母的世界里,因为们的世界观是“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当我尝试寻求自我的时候,我们一定会遭遇无可挽回的失败,这是我不能承受的,所以我们要一生都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这里就不仔细地分析这个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

 

就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爱依然是“碎片化”的,那就是我们试图美化父母的爱,也试图限定自己,将自己栓在父母的唯一这块碎片上,将世界分为家里和家外,安全和危险。

 

其实这是不是依恋而是依赖,依赖和依恋的区别就在于:依赖者是不相信自己可以独自生存的,所需要的获取的资源都来自别人

 

来说,爱就是“施”与“受”的关系,就是从你的手转到我的手里的过程,但我不会对你的需要有那么多的兴趣,要么我对你的需要不闻不问,要么我认为你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或者我认为你有什么需要,我就给你什么需要,如果你声称你不需要我给你提供的,那就是大逆不道。

 

这样的关系不会有创造性。而依恋则是一个1+1>2的过程,是有创造性的,是满足了双方的需要以及两个人共同创造出更新的一种彼此满足的模式。

 

停留在这个阶段的爱的人是深信自己无法创造资源的,必须要依靠伴侣才能活下去,所以当爱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们是可以放弃一切来挽救的,但者恰恰会让们最终失去爱,因为这个世界的平衡和能量的守恒是来自交换,而不是吞并的关系。

 

 

第三阶段的爱是一种内化之爱

 

很多人说夫妻生活在一起,就会有“夫妻相”,这就是所谓的“耳濡目染”,一段好的关系是可以在人格层面互相浸染和渗透的。

 

比如说一个宅男就会发现在和一个喜欢社交的妻子在一起多年后,变得有些爱上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虽然也很喜欢“宅”的感觉,而妻子则也逐渐可以“深刻”一些,喜欢上一个发呆的生活,虽然另一方面依然可以在朋友中间很活跃。

 

这就是一种扩展,两个人在真正意义上丰富了彼此,好像双方都渐渐在安全d氛围中可以探索自己的未知的以前无法展露的内在的部分,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这样活”。

 

这种长大是已经深化到自己的内心了,即使我们彼此分离,也不会更改。当两个人可以进化到这样的爱的时候,说明你可以真正和对方有了身心的融合。

 

欢迎加入我的微信公众平台:

卢悦心理 luyuexinl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