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王菲谢霆锋婚姻爱 |
抱歉,因为前一阵生病,所以长久未能更新博客。这篇文章也是拖了好久才写的。
此外,让我恶心的一件事是在我生病期间,有一个叫心理咨询师曹晖博士的人在微信上以自己的署名发表一篇名为《童年影响着王菲,她一直生活在和妈妈的战斗中》的文章,这篇文章几乎完全和我在2013年在《心理月刊》上《王菲李亚鹏之恋解析:为什么佛陀救不了爱情》重合。只是在一些片段上加入了一些修改而已。
这是心理月刊的编辑转告我的,而且网络上对这篇抄袭的文章传播甚广。
心理咨询是一个特别要求诚信的行业,如果连这个都无法遵守,那么如何指望这个人可以帮助他人?
以下我列出网络上对这两篇文章的转载,有兴趣地可以看看。
《王菲李亚鹏之恋解析:为什么佛陀救不了爱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b716c0102e93y.html
《童年影响着王菲,她一直生活在和妈妈的战斗中》
http://www.licai.com/yuedu/201409/61840.html
文/卢悦
如何保持赤子之心:煽情主义和隐藏模式
14年,如白驹过隙,只在蓦然回首之间。新欢成旧爱,旧爱成新欢。人世的无常,就是如此。作为观者,我们心中感慨万千,其实锋菲的幸福与我们何关?我们也不过是借他们的悲欢,谈自己的离合。
曾经作为记者,我在香港采访过谢霆锋,他穿个背心和破牛仔裤,提拉着人字拖,连助理都没有,就晃过来,采访出乎意料的顺利,他很真诚地接受采访,有时我甚至会有幻觉他眼中含泪。采访后,我在《时尚先生》上的文章的标题是《我的人生关你屁事》。一个同行说,那是他见过的最好的关于谢霆锋的采访。我认为其实这篇文章最精华的,就是标题。这是我采访谢霆锋唯一记住的话。
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障碍物,他需要他人证明自己,但同时又深深痛感外面有太多的束缚。青春期的悖论其实就是一场西西弗斯的神话。外面的敌人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射,我们制造敌人,然后与之相斗,直到精疲力尽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是泡影。这就是所谓的青春。就像是我们只有吃到第五张饼的时候才会感觉到饱,之前的饼不是浪费,而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必要的浪费。
但有时,我们有些时候,宁可撑死也不会停嘴,就像得了暴食症。他们会一直停留在某个站台,拒绝踏上长大的列车。他们试图造出世外桃源,这个世界的规则,由他们说了算。
而王菲,大多数人都对她有一种莫名的怜惜。他们彼此也有一种类似的东西——他们很难戴着面具生活,他们似乎没有皮肤,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痛感的人,但他们宁可痛,也不想要长大。
作为明星之子,谢霆锋刚出生就上了封面,与他同上封面的还有他人生第一个作品——一坨屎。此后,每年春节
他都要参与全家福的拍摄,他几乎从未在镜头里笑过,妈妈如何威逼利诱都无计可施。他就是想要真实。
而王菲,更是如此,她宁可躲起来,也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对她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这个自我太珍贵,太脆弱,以至于必须远离人群,才能得以保存。
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主义,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式的少男少女式的逻辑:长大成人,就意味着世故,意味着蝇营狗苟,意味着虚伪龌龊,意味着同流合污,意味着失去自我。
分裂vs整合:人生的两个选择
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就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是否愿意长大?
总的来说,长大就是一个不断丧失之旅,你会不断失望,不断失去,不断被岁月所解构,你童年少年所相信的一切。
小时候这三个字就意味着一种幻想:这个世界只存在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妈妈。要么我是伟大的,独一无二的,要么妈妈是伟大的,不可违抗的。要么你是一个公主或者王子,从小就在这样的世界里长大,要么你就会有超级的天才,可以为自己创造这么一个世界。王子公主总是少的,后天的天才却很多,谢霆锋是前者,王菲多半是后者,虽然王菲似乎也隐隐有来头。为什么天才往往是孤僻的,因为天才自己就可以用才能虚构出一个世界里,比如画家、音乐家、小说家,他们都似乎可以离开这个世界而存在。在那个世界里,他是唯一的,独特的,最伟大的,最厉害的,是世界之最。
所以一个人的长大,和他的功业无关,如果这个人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其终极目的,是为了回到婴儿式的老子天下第一的梦幻里,那么他是在努力爬回襁褓,重返娘胎。
真正的长大,意味着不再追求这种纯粹和唯一,不再努力永恒和确定,就像人类忽然发现自己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宇宙亿万尘埃之一而已。我们认识到不管愿意不愿意,这个世界就是有一个铁打的规律在那里横亘着,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试图自行创造出一个规则,那是行不通的。
拒绝长大,就是试图和造物者的规则掰手腕,掰到内力受伤。我们会一次次在情感中受伤,又一次次跳入自动循环的受伤的漩涡中,就是因为我们试图重返婴儿的世界,在那个时期,似乎这个世界是围着我们来转的,这就是佛说的“我执”。
问题是旁观者看着都着急的陷入爱恨漩涡的人,为什么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轮回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你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车没有油了,能开吗?人饿了三天以上,能跑马拉松吗?
我们为什么总是要重返恶性循环的漩涡,因为那里有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比如当一个女人在婚后总是盼望丈夫不用说就懂她所有心思的时候,说明她的伤口是在幼儿期非常早的时候,那时,她非常缺少这种不言自明的默契,也说明她缺乏主动表达自己需要的能力,一个人缺少某种能力往往意味着,在他的过去,他缺乏发展这种能力的时空。
王菲的极端内向和谢霆锋的无休止的愤怒,都说明他们的过去缺少一个可以稳定温和交流的环境,他们不得不退回自我,或者只有通过抗议才能获得回应。
我们可以将外界都视为地狱,也可以将外界都看成是障碍,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美好都留给自己,然后把所有的恶留给外面的世界,但这是一个童话世界。真实的世界是,外面的世界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它的很多色彩是我们绘画上去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太多的激情是因为分裂造成,太多的为爱的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付出是因为我们对丧失的恐惧引发,我们对一个人死心塌地的信任源自我们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彻底怀疑,一个人对我们太重要,这往往意味着我们是与这个世界为敌。
其实这个世界很无辜。
只是我们在自导自演一出戏。
不肯放弃这场戏是因为我们不希望那个梦幻的世界落空。
我们不肯接受丧失
不能接受终结
所以我们试图创造出一个永远的世界
我们试图像西西弗斯一样,一次次回到过去,试图将现在的车轮倒转,穿越回去,但我们自己有时也知道,这只是一种自欺。
而人生最终的功课就在于将我们吃不下的那口饭咽下去,然后消化掉。
最终你会有一天明白,上帝或者佛陀说过的,爱你所不能爱的,接受你所不能接受的,松开你不能松开的,留下你不能留下的。
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有一声叹息,你的人生才是3D。因为它有了第三维:过去。
如果你发现人生有很多相似和重复,这说明,你就在拒绝咀嚼过去。这才会出现所谓的轮回。锋菲恋是不是轮回,我不知道,但如果他们还是不肯长大,恐怕轮回还会发生。
不肯长大不是错,长大了,也没什么美。有时,我们必须承认,有时即使认识了自己的命运的主人,生命依然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