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天一的悲剧:成人式的孩子,以及孩子式的成人

(2013-02-26 17:16:19)
标签:

孩子

教育

亲子

李天一

李双江


4岁选入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他获奖无 10岁加入家冰球队他读人大附中留学美国他是李天一生于19964今年17重艺失教养——在中国式教育下李天一仅仅是典型绝不是惟一——杨锦麟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技能会如此重要?学习班现象至今依然香火鼎盛,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句话足以撩拨无数家长为之倾倒。这句话的魅力在哪里?

能被这句话吸引的父母,恐怕小时候都饱尝输在起跑线的痛苦。比如李双江,他并非出身豪门,而是靠努力奋斗才得到今天的权势地位。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成功。

一种成功叫做水到渠成。第二种成功是一种“病理性成功”。曾经有一句话叫做“偏执狂才能成功”。

这 两种成功有什么区别呢?对一个凤凰男来说,高考是他唯一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渠道,对他来说,机会是如此的稀有,以至于他要用命去拼搏。那些要走好几十公里 上下学的孩子,和一个被父母的奥迪车接车送的孩子,对成绩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凤凰男”一定要牺牲很多才可以换取“奥迪男”们的唾手可得的机会。这就 意味着你必须放弃掉很多正常发展阶段所必须要发展的东西,来换取成功。

那 么,什么叫做正常的发展阶段?比如玩耍,做各种蠢事,保持一种相对幼稚的状态,这些状态的意义是什么呢?这就好像问为什么幼苗需要经过春夏才能在秋天结果 一样。比如对5岁前的孩子来说,重要的是他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此时是他发展各种图像能力的窗口期,但此时焦虑的家长会要求赶快识字,于是为了发展文 字能力而忽略了图像能力。这只是一个比喻,对于那些凤凰男来说,对他们最痛苦的不在于揠苗助长,而在于他们可能失去了一种无忧无虑的心情,而生活在巨大的 恐慌感里。对他们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他们也许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然后却进入到多难的少年,他们必须要在一个功利化的时代削尖了脑袋钻到名利之 中,为自己的生活谋得地位。当他们真正拥有他们追求的,这种紧张感并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因为得江山容易,失江山难。他们的成功是狼的成功,是经过殊 死搏斗,拿自己的命,自己的健康和自己的很多道德底线换取的,在财富和地位上,他们是富有的,但在他们的幸福感方面未必是富有的,因为他们失去了一种平静 的心态,而一直生活在一种临战状态,这种随时都要与人殊死搏斗的“全副武装”可以帮助他们比一般人更迅速地有反应,但却会让他们在晚上辗转反侧,就像是只 有开没有关的电脑一样,永远无法降低已经快崩溃的系统的温度。

当他们有孩子的时候,会如何呢?

他们外在的富足和内在的匮乏就会是一个“恶少”的最佳培养皿。内 在的匮乏指的是他们的焦虑和紧张,以及永远生活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的感觉。他们习惯性的用更多的成功来填补内心的亏空感,因为他们的安全感是建立在外在的 标准上,是以财富来衡量的,所以他们必须要做很多事情来维持这种平衡,但外在的世界实在太容易变化了,所以他们要做更多的事情维系,但是内心的安全感是关 乎你对自己的认定的,外在无论多富足,都无法解决你内心的焦虑。这根本就是缘木求鱼。无论你多牛逼,你内心都深深地为你的出身,或者为弱小穷酸的你感到羞 耻,你想要否认这样一个你,就越发用外面的世界的辉煌来填补。

他们的孩子也就成为这种不一致的产品,那就是外在的富足和内心的匮乏。

因为他们的父母无法接受脆弱感,弱小感,所以父母也就会给孩子传递这种信息:你无论如何都要牛逼,你绝对不能傻逼,傻逼就是毁灭。当我们自我厌弃的时候,也就是开始启动自毁装置的时候。

所 以有时“将门会出犬子”是因为那么成功和优秀的父母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弱小的,而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都必须要马上和立刻地符合大人的标准,这就无异于吃肯德 基的速成鸡,这种鸡肉已经没有任何肉味,因为它是靠激素和药物催大的,我们的社会就盛产了一堆“速成鸡”,他们的命运就是成为快餐,而没有任何营养。

曾经有一个家长,逼着自己的孩子学钢琴,学到六级的时候,放弃,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了一句话:我必须要做一个选择,是让我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还是成为一个不幸福的钢琴家。

推一个项目

 【爱的拼图】在情感这条路上,我们走了很久,受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泪。但我们依然在路上,而且当我们一起行走时,也许就是为了寻找那块爱的拼图。在寻找的路上,我们并不孤独。卢悦老师@卢悦卢悦 《爱的拼图》情感成长小组招募成员啦!一起探索修通与整合自我情感。详情请咨询:010-67784807 岳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