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你要去看唐山大地震?

(2010-07-24 14:04:44)
标签:

唐山大地震

冯小刚

1976

妈妈

苏菲的选择

汶川地震

四川

女儿

母亲

电影

    在走入电影院之前,我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看《唐山大地震》,如果不是为了家人,我很可能会敬而远之,对我而言,电影和爆米花是联系在一起的,我很难想象在一片哭声中吃爆米花,这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所以我吃了一会儿就把爆米花藏到了座位底下,这是我第一次进电影院而没有将爆米花吃完。

    电影院门口没有人送纸巾,可是我还是哭了,但远没有我的家人那么夸张——第二天我看见一双鱼泡眼,哭到眼睛都变形了,一部电影能够让观众达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骇人听闻了吧。

    老实讲,这个电影内容比较空,情节一般,故事也是好莱坞电影《苏菲的选择》的翻版,不了解《苏》的,我简单介绍一下,那部电影说的是一个犹太妈妈,在二战期间被送到集中营,她遇到一个纳粹军官,算是昔日的朋友,在遇见她这个朋友的时候,她的孩子正在被送往焚化炉,纳粹军官告诉她,他只能救她一个孩子,她必须在一对儿女中做出选择。她选择了儿子(和《唐》的选择一样,如果是爸爸会不会选择女儿?)战争结束很多年,纠结多年的犹太妈妈最终选择了自杀。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两难选择,你做出任何一种选择,你都将背负沉重的枷锁。看上去你做出了选择,但实际上,你没有选择。或者说你选择了你最不愿意的选择,你被选择了,再绕一下说,你选择了被选择。

    话说回来,再说说《唐》,多年后,被选择活下来的儿子赚了钱,想要让自己的母亲住洋房,迁居到苏杭,找老伴,但妈妈都拒绝了,她坚持一个人活下来,活在简陋的房间里,活在贫寒的生活中,或者说活在心的废墟中,活在地震的那23秒中。她的钟表定格在1976年(我出生的那一年)的7月24日那一瞬。

    实际上,只是她一个人如此生活吗?那些流眼泪中的,有没有自己的人生的一部分,也停止在某一时某一刻,不再有未来,只有过去?有多少人还在用过去的行为模式应对今日的生活,用儿时的应对方式来面对成年人的世界?当妈妈给女儿跪下,将32年前没有买的西红柿递交给女儿;当女儿看到妈妈一直以来给她买的课本,向妈妈诉说自己痛恨妈妈和嫉妒弟弟的内疚时,她们的内心的时钟终于开始转动,她们才像睡美人一样终于从过去醒来。

    有多少人渴望妈妈对自己说对不起?有多少人渴望对自己妈妈说对不起?有多少人渴望和妈妈的拥抱,和过去的拥抱?有多少人希望能放下一生的重负,结束定格的人生?你的眼泪真的只是为了主人公而流的吗?借海明威那句名言:丧钟不只是为别人而鸣,也是为你而鸣;你才是那个眼泪的主人公。

    放下和宽恕,接受和苏醒,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触及到这个主题的作品,就是有灵魂的,不管这个灵魂看上去多么孱弱,但它是可以碰触到我们的内心的,看过冯小刚这么多作品,每次我都会记住他的一些绝句,一些妙语或者一些场景,但是关于《唐》,我什么都记不住,我只记住我的眼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