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不幸,孩子是如何被伤害的

(2010-06-23 08:06:10)
标签:

父亲节

母亲

父亲

婚姻

家庭

孩子

心理咨询

亲子

大人

情感

父母

三角

强势

  替父亲心酸自已也不幸福

  ●冥灵,女 35岁,企业宣传

  “爷爷奶奶比较重视男孩儿,我出生以后他们就有些不开心,但是父亲对我很好,他并不觉得男孩儿和女孩儿有什么区别。我十岁时,家里顶不住爷爷奶奶的压力,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大家都很期待给我添个弟弟,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我又多了个妹妹。爷爷奶奶对妈妈的数落越来越多,妈妈经常抱着我们姐妹两个哭,还总是说爸爸没出息不像个男人,我们姐妹两个看父亲的眼光也渐渐开始发生变化。后来我结了婚,从这个家庭里脱离了出来。但是每次我回去的时候,看到母亲和妹妹看父亲的那种眼神就觉得很心酸,自己对父亲也觉得很愧疚……而且在现在的家庭里我也觉得不幸福,看自己的丈夫的时候也会有一种觉得很泄气的感觉。我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想亲近父亲

  内心又很抗拒

  ●天马,男26岁,自由职业者

  “小时候妈妈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更长,因为爸爸总是在外面不怎么回家。有时候爸爸很晚都不回家,妈妈就会带着我去找爸爸。她经常对我说要保护她,我也会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努力去扮演一个保护者的角色。而且母亲跟父亲吵架的时候也不避讳我,我有时候甚至觉得她是骂给我听的。后来情况慢慢好转,他们吵架也少了。但我和爸爸之间的距离仍然没有拉近,有时候想要亲近他但内心又往往会抗拒。有人说父亲和儿子之间就是这样一种关系,但我总感觉不对,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 对话

  “不对劲”,是家庭关系模式出了问题

  新京报:冥灵和天马都觉得不对劲,你觉得究竟是谁出了问题?

  卢悦(北大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师):清官难断家务事,是因为家庭关系中的事情是循环因果,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他们都是关系模式出了问题,而非某人出了问题。

  很显然,在案例一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无力保护自己家庭而被疏离的父亲,一个无力承担压力变得更脆弱把自己的孩子拉到身边做“垫背”的母亲;一个从小就被迫承担起家庭巨大压力,成为父母保护者的当事人。

  案例二中,则是一个疏离的父亲,一个把儿子变成丈夫的母亲;一个从小就丧失了做孩子权利,而不得不成人化的当事人。

  不要对孩子说要保护妈妈

  新京报:是不是当孩子承担了成人的角色,也就意味着伤害的开始?

  卢悦:有两面性,这个孩子一方面会变得非常出色,尤其在所谓的“责任感”方面,因为这是他从小就被训练的;另一方面他的确深受其害,当位置站错了,他做的所有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他的参与让应该做事的人失去了位置,这种错位将会成为他一生的情结。婚姻危机中的母亲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什么都好,结果她抓到了孩子,她希望孩子能拯救她,希望孩子干脆就取代丈夫的位置,甚至是自己的父亲的位置,这样她就可以不用面对问题了。 

  新京报:母亲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说,要保护妈妈,其实是不对的?

  卢悦:当然不对,他是个小孩子,怎么可能保护妈妈呢?保护妈妈的应该是爸爸,或者其他大人。家长不应该回避自己的教育和保护功能。

  新京报:不止是冥灵和天马,很多人的母亲都有意或无意地向孩子抱怨、指责过配偶,这会造成什么影响?

  卢悦:朋友之间发发牢骚是可以的,可是你发牢骚的对象除了是你的孩子,还是你所埋怨的对象的孩子,这个孩子就必须要面临一种分裂,他必须选择站队,也就是说,他必须在心理上完成一次对另一方的背叛,让孩子讨厌自己的另一方父母是件很残酷的事情。

  孩子不是你的朋友,和孩子保持边界

  新京报:不过,很多育儿专家曾提出过,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

  卢悦:朋友的“朋”字是对称的,也就是说,朋友之间的责任义务关系是对称的,但你和孩子的权利义务相等吗?我想育儿专家想强调的是友善地、友爱地对待孩子。

  孩子会成为我们的精神资源,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承担和他们无关的压力和痛苦。家长永远要记住一件事,孩子不是成人,他们也不是你的朋友,当然如果当他们已经是成人了,你当然可以以成人之道对待他们,可是在他们还小的时候,他们理解的世界,和你所理解的世界是不同的。

  很多成人都不会找7岁的小孩子做朋友,因为他们心智未开,世界不同,没有交集,可是很多人就是会把自己的7岁孩子当朋友、知己,甚至救星。

  新京报:有位读者曾给我们来信说,她的孩子说长大以后不爱她,要爱自己的孩子,反复问过几次,孩子都非常笃定。这位读者认为自己教育失败,你怎么看?

  卢悦:这不是她教育失败,而是她人生的失败,因为她想和自己的孩子谈恋爱,让孩子成为她的归宿,这就很有可能造成扭曲。相反她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孩子,要和她保持距离,我认为她的教育还算成功,因为她的孩子起码知道了和她保持边界。

  在有些影视作品中,当夫妻不合时母亲往往会让孩子站在自己这边共同对抗自己的丈夫;现实生活中,母亲们在受到委屈时也常常会向孩子抱怨,指责孩子的父亲或者爷爷奶奶。这些司空见惯的细节,却常常会造成孩子一生的心理阴影,让他们在面对自己父亲时,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父子、母子、夫妻这三种关系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母亲要独立处理与丈夫的关系,不要“绑架”孩子,不要破坏家庭的三角平衡。

  

如果你愿意,可以加入我们的 婚恋情商提升培训班,卢悦带您一起成长。

    简介

    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在一个以“改革”为主题的转型期,中国人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情感革命。几千年来形成的既有的婚恋体系正在随着价值观的重新建设而崩溃,旧有的对婚恋情感的文化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于是小三们“风起云涌”,剩女剩男们大批产生,持续上升的离婚已成为现代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而拥有甜蜜幸福的婚姻,是今天许多人梦寐以求但却越发充满了风险的事。

    我们该如何选择一段真正适合我们的伴侣?又该如何让爱之花一直得到滋润而不会因为时间的延续而变得贫乏和枯竭?如何提升情感的弹性和力量,以强大的免疫力面对外面各种“病毒”和糖衣炮弹的入侵?随着时空的转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人生中各个关口的新的挑战,让我们的爱能一直保持稳定和支持?在情感出现危机的时候又该如何起死回生,爱火重燃?情缘已了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曾经的创伤,开启新的人生?

    爱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关系,它需要你用心了解,用智慧来经营,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得到足够好的“情感的教育”。真正的情感是能够让我们成长的,或者说我们就是为了解决内心深度的渴望而走入亲密关系的,我们在情感探索的“亲密之旅”中,充满了困惑,但却缺少支持,缺少学习,缺少向导,也缺少空间舔舐伤口,有一个空间自我提升,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真的会在一个地方反复跌倒,悲剧一再发生,一次次重演的人生场景,让我们对爱日益绝望,也许我们的爱遇到了瓶颈,需要有一个空间整理和提高我们爱的能力了。

    如果你承认,不断变化的世界是需要我们不断进修,你可以花费巨资参加MBA、律考等等自我提升的学习,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决定我们一生幸福的领域的探索和学习会“心存吝啬”?爱同样也更需要终生的学习的!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卢悦老师,长期在咨询一线工作,素以沟通交流表达与深度自我觉察见长。在五个月时间里,小组成员每周不仅可以每周都与卢老师学习与交流还可以通过团体学习,而拥有一个学习的氛围,

    根据常年的咨询经验,卢老师将独家总结出来的“情感对话”等技术倾囊相授,如果你渴望在情感领域的沟通、处理冲突、希望学习如何“处理冲突”,发展有意义之“爱的关系”,并掌握婚姻成败之关键所在,卢老师将帮助你了解亲密关系的长处和需要成长的领域,并提出全面提升伴侣的亲密关系的有效办法。

欢迎加入我们的行列!

培训内容

二十次培训项目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30分,总计20次,为期5个月。

 

内容

课时(小时)

次数

方式

备注

1.         如何选择爱

2.5

1

授课

 

2.         (你的第一次婚姻)爱的语言

2.5

2

授课

 

3.         (你的第二次婚姻)爱的规则

5

3~4

授课

 

4.         爱的觉察之一(分化与三角关系)

7.5

5~7

授课

 

5.         爱的觉察之二(未完成的故事)

7.5

8~10

授课+团体

 

6.         爱的觉醒之一(爱的雕塑)

7.5

11~13

授课+团体

 

7.         爱的觉醒之二(爱的图画)

5

14~15

授课+团体

 

8.         爱的复苏之一(孕育新生,成为父母)

5

16~17

授课+团体

 

9.         爱的复苏之二(灵性的成长)

5

18~19

授课+团体

 

10.     总结与提高

2.5

20

团体分享

 

 

 

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婚恋情商提升团队,详情请联系燕园博思助理郭老师 010-826205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