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卢悦卢悦
卢悦卢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834
  • 关注人气:40,1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爱是在皮肤上,还是在骨头里

(2010-06-03 14:23:17)
标签:

离婚

孩子

丈夫

出轨

小三

第三者

外遇

红颜知己

心理咨询

婚姻

未婚

中年

卢悦老师:你好!

    我与丈夫结婚9年,有一8岁男孩,在别人眼中一直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谁知我早已忍受过许多羞辱,我爱的他在6年前就已经出轨,为了孩子为了面子,这些年我一直忍辱偷生,很想将此事化作苍蝇吞掉,不想,这只苍蝇一直在胃中翻腾,一刻不得安生。
    他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与身份,是一个时而自负时而自大的人,看着周遭的人们好像都加入到偷腥的氛围中,自己也就跟着蠢蠢欲动,好像没有红颜知己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在错误的时间认识了错误的人,那俩人一拍即合,勾搭成奸,形成了事实。
    在他的思维中,这种事情不必大惊小怪,我不知道最好知道了也无所谓,我是个贤妻良母他没有任何不满;而他那个三是个未婚女子,举手投足都能使他销魂……这几年他一直在两者之间转来转去,自认为可以左右逢源,可我知道,他一定不比我好过多少。
    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我时常在想,我怎么做才对呢?离,自己及家人面子不好看,怕孩子受委屈,我深知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不离,他的做法一次比一次过分,尤其是最近有些愈演愈烈的架势,我的身心都无比痛苦,甚至想过报复。但看着年幼的孩子老弱的父母,我不知所措。
     请老师指点一二,谢谢!

                                                                              yudianer

yudianer:

 

    我们在婚姻中总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那就是孩子真的可以是一个傻瓜,不知道家庭的秘密,可是我见过太多的双亲俱在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他们的痛苦并不比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少,甚至更多。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们的“传统”思维:那就是离婚对孩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其实不离婚对孩子的伤害不会比离婚少,重要的不是离婚与否,而是做父母的如何给孩子安全感。

    一个胃里总有苍蝇飞舞的母亲,在孩子面前如何掩饰她的痛苦?很多人都跟我讲过,父母之间那种压抑的对峙的气氛是如何让她感到压力,感到窒息,最重要的是他们从小在一种痛苦的婚姻气氛中长大,更不知道如何处理和应对关系中的僵局,因为父母没有教会他怎么去做。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该如何面对婚姻?

    无论是维持一段婚姻还是结束一段婚姻,也许对孩子最重要的是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学会平静的有创造性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孩子最重要的是平静的给予她真正的爱的父母,而不是被婚姻折腾得精疲力竭的父母。

    我怀疑这些说辞说服不了你,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是拿孩子作为挡箭牌,其实我们想说的是我们对离开这个家的恐惧,无法面对独自生活的恐惧,无法承受婚姻失败的打击。我们因为恐惧恐惧,所以就大无畏地承受各种打击,因为我们怯懦于独自面对,所以宁可被机枪扫射为蜂窝煤。

     你不知道怎么做,也许你真的到了忍耐的极限,其实这不一定是坏事,这让你无法继续再做贤妻良母了,我猜,也许你们婚姻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角色的僵化,你的老公给你规定了“贤妻良母”的角色,给小三规定了“神魂颠倒”的角色,于是他就可以分别在两个女人身边周旋,问题是你为什么要接受这么一个僵化的角色?你为什么要任由他来做婚姻的导演,这么多年来,这部戏的情节很烂,已经证明这个导演的不称职,你何不自己来做导演,自导自演?为什么你不可以做一个新的角色?为什么你不能既有风情又有贤妻良母的色彩?你配合他给你的角色,也许这是你唯一的错误,你的错误不在于你的努力,你的忍耐和你的善意,而在于你太配合他的“舞步”了。

    如果你认领了他的这种分配,那就意味着你的角色的单一和局限,他的需要就必须要由两个人甚至更多人分享。那么该怎么做?你需要跟他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灵层面的交流,才能将你们的关系在真正意义上的本质上解决。

    现在分析一下你老公,从你的资料上看,他是典型的自我认同感趋外的男人,他焦头烂额地过着这种“两岸三地”的生活,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要过一种很多人都认同的“让人羡慕”的“潇洒”生活,这样的人往往事业有成,但遇到了中年危机,未婚女子给他青春的证据,让他感觉头没有秃,肚没有凸,唤回了他的青春的感觉,让他证明给岁月看:他是不可战胜的,他可以成为年龄的特例。

    这种折腾的背后的深深的恐惧和脆弱感,他是通过这种闹腾的方式来压抑住内心的阴影。或者说他用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满足一种健康的需要,而你需要的只是真正用健康的方式满足他健康的需要而已。

    如果你们的交流能够分享到彼此的痛苦和脆弱感,可以在冰山之下联接,那你们的婚姻才有可能往前走,这其实不只是一个人的中年危机,更是你们婚姻的中年危机。你们的婚姻已经到了必须要到更深的水下进行联接的时期了,很多婚姻就因为无法完成这个转变,而最终谢幕,永远停留在表面的层面。

    曾有句很俗的歌词叫做:爱你爱到骨头里。而很多婚姻的爱只是爱到皮肤上而已,这种爱自然抵抗不了岁月的侵袭和内心的嬗变。

   怎么办?这种深度情感交流需要从行为模式,沟通模式上进行改变,绝非博客上说清楚的,如果在这方面你需要帮助,我非常愿意帮助你。你可以通过如下的电话和我的助理联系。

 

    咨询电话:
010-82623416 82628349
010-82620591 82620592

如果你愿意,可以加入我们的 婚恋情商提升培训班,卢悦带您一起成长。

    简介

    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在一个以“改革”为主题的转型期,中国人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情感革命。几千年来形成的既有的婚恋体系正在随着价值观的重新建设而崩溃,旧有的对婚恋情感的文化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于是小三们“风起云涌”,剩女剩男们大批产生,持续上升的离婚已成为现代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而拥有甜蜜幸福的婚姻,是今天许多人梦寐以求但却越发充满了风险的事。

    我们该如何选择一段真正适合我们的伴侣?又该如何让爱之花一直得到滋润而不会因为时间的延续而变得贫乏和枯竭?如何提升情感的弹性和力量,以强大的免疫力面对外面各种“病毒”和糖衣炮弹的入侵?随着时空的转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人生中各个关口的新的挑战,让我们的爱能一直保持稳定和支持?在情感出现危机的时候又该如何起死回生,爱火重燃?情缘已了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曾经的创伤,开启新的人生?

    爱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关系,它需要你用心了解,用智慧来经营,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得到足够好的“情感的教育”。真正的情感是能够让我们成长的,或者说我们就是为了解决内心深度的渴望而走入亲密关系的,我们在情感探索的“亲密之旅”中,充满了困惑,但却缺少支持,缺少学习,缺少向导,也缺少空间舔舐伤口,有一个空间自我提升,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真的会在一个地方反复跌倒,悲剧一再发生,一次次重演的人生场景,让我们对爱日益绝望,也许我们的爱遇到了瓶颈,需要有一个空间整理和提高我们爱的能力了。

    如果你承认,不断变化的世界是需要我们不断进修,你可以花费巨资参加MBA、律考等等自我提升的学习,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决定我们一生幸福的领域的探索和学习会“心存吝啬”?爱同样也更需要终生的学习的!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卢悦老师,长期在咨询一线工作,素以沟通交流表达与深度自我觉察见长。在五个月时间里,小组成员每周不仅可以每周都与卢老师学习与交流还可以通过团体学习,而拥有一个学习的氛围,

    根据常年的咨询经验,卢老师将独家总结出来的“情感对话”等技术倾囊相授,如果你渴望在情感领域的沟通、处理冲突、希望学习如何“处理冲突”,发展有意义之“爱的关系”,并掌握婚姻成败之关键所在,卢老师将帮助你了解亲密关系的长处和需要成长的领域,并提出全面提升伴侣的亲密关系的有效办法。

欢迎加入我们的行列!

培训内容

二十次培训项目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30分,总计20次,为期5个月。

 

内容

课时(小时)

次数

方式

备注

1.         如何选择爱

2.5

1

授课

 

2.         (你的第一次婚姻)爱的语言

2.5

2

授课

 

3.         (你的第二次婚姻)爱的规则

5

3~4

授课

 

4.         爱的觉察之一(分化与三角关系)

7.5

5~7

授课

 

5.         爱的觉察之二(未完成的故事)

7.5

8~10

授课+团体

 

6.         爱的觉醒之一(爱的雕塑)

7.5

11~13

授课+团体

 

7.         爱的觉醒之二(爱的图画)

5

14~15

授课+团体

 

8.         爱的复苏之一(孕育新生,成为父母)

5

16~17

授课+团体

 

9.         爱的复苏之二(灵性的成长)

5

18~19

授课+团体

 

10.     总结与提高

2.5

20

团体分享

 

 

 

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婚恋情商提升团队,详情请联系燕园博思助理郭老师 010-826205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