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文/侯继勇
这是十年前的事了,这算是中国的第二个ISO国际标准,第一个标准关于汉字排版标准。
7月8日,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指着一张老照片对笔者这样说道,很动感情。王志浩所谓的标准即是闪联标准,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ntelligent Grouping and Resource Sharing,IGRS)的简称,于2003年发起成立。
发起IGRS的企业有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长虹等家电厂商。在这张照片上,有杨元庆、李东生等企业领导人,以及时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的娄勤俭,也包括王志浩。
十多年前国内家电厂商就开始了智能电视的探索,但受限于几个原因,智能电视的探索并不成功:一是芯片技术,二是系统软件技术,三是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网络带宽的问题,四是应用生态系统,除了广电内容之外,没有新的内容与服务进入智能电视。
十年过去了,一些限制已不复存在,包括芯片技术,软件系统技术,互联网技术;一些限制仍然存在,比发应用生态系统。王志浩认为:无论如何,产业已经做好的准备,前三项是基础,应用生态植根于这些基础。他认为“智能电视已经坐到了风口之上”。
互联网变化很快,只看到智能电视这一步无法应变。王志浩认为智能电视的下一步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将实现三网融合(广电网、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五屏融合(PC、笔记者、平板、手机、电视)。这一轮巨变改变的不止电视产业,而是计算产业。
事实上“五屏融合”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随着手表、眼镜、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新型终端的智能化,未来的互联网是“多终端融合”的互联网。
海信希望跟上互联网的步伐,2003年成立闪联,2011年与国内厂商一起成立了终端技术联盟,同年发布海信智能战略,在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的道路上,海信一直摸索前行。
电视突围
智能电视是海信的核心产品,在智能家居中居于中心位置,海信突围选择从电视开始。
智能电视销量近三年正在经历一轮爆发式增长,近三年智能电视销量增长率高达698.1%、140.0%和163.7%。智能电视已成为彩电行业的主流产品,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全球彩电市场竞争中心。另一方面,经历和三星、索尼等国外智能电视制造商的贴身肉搏,借力近年来国家能源补贴政策,海信等国内厂商已在国内智能电视市场占据主动。
这些都对海信代表的传统电视厂商进军智能电视领域打造了一个好的氛围。但由于硬件制造低的利润率,渴望后期盈利模式的海信在上游的视频、游戏等内容布局还在展开当中,传统电视厂商的转型略显缓慢,这是海信面临的问题。
王志浩说:未来智能电视乃至智能家居趋势将表现在融合趋势、数字化趋势、网络化趋势、产品加服务趋势,转变产品模式势在必行。融合趋势,包括多终端的芯片融合,和操作系统的统一,产品下游回溯上游,最终有可能形成PC时代的英特尔模式;数字化趋势下,数字化容易复制,容易造成后发优势,曾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网络化趋势,网络连接的并不是PC等终端,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共识,比如微信。
王志浩认为未来是“软件+硬件+服务”的时代,“软件+硬件”打造产品,服务形成生态。王志浩称之为“产品+服务”的模式。他认为在智能电视时代,转型不成功不止是沦入产业低端打苦力,而是完全退出竞争,转型不是为了活得更好,而是为了活下去。
传统电视厂商正在担心智能电视走向PC时代困境,即终端厂商生产利润低,微软、英特尔拿到大部分利润。近日Google 在I/O大会上发布Android One,借此加强对Android系统的控制权,向安卓阵营的智能终端制造商敲响了警钟。
智能电视厂商将依靠软件而非硬件实现盈利,消费者购买的将不仅仅是一台机器,还包含所有的相关服务”。这在国外智能电视市场中,电视服务收费价格占比远高于国内。
今年以来,海信正在发力电视产业上游的内容采集渠道。4月,海信推出VIDAA2电视,升级重点即在强化了聚合(“聚好看”)、和社交(“聚享家”)功能,并新增“聚好玩”、“聚好用”两项针对电视游戏和应用商店的新功能。
据海信内部人士透露,今年三月份海信同十余家视频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聚好看”集成了爱奇艺、搜狐等国内主流视频厂商的所有视频内容,该产品在上线之初的视频总量为80多万部。
然而目前智能电视的内容市场并未打开。海信电视每月在电视端首发1—2部影片,远未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内容在智能电视逐渐转向服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增加用户粘性。
互联网对手
相比传统的电视厂商,乐视推广智能电视的模式较为清晰,即以构建乐视生态圈为最终目标。该模式的优势在于,CP2C的营销模式为乐视电视生产提供持久续航,掌握价格优势。目前不少传统电视厂商人士都表示,将继续观望乐视模式。
今年上半年,各大电视厂商在都面临销量下滑。表现最好的仍旧是TCL、三星等大品牌。由于2013年上半年的国家能效补贴,有力拉动了国产电视销量,同时造成智能电视2014年上季度存在同比压力。
王伟表示,海信将一季度出货压力前移至2013年末季,在内销方面表现较好,倚仗上半年在外销方面表现,海信在今年上半年仍旧保持增长。
面对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公司高调进军智能电视领域,在统一行业标准方面,传统的电视制造商已有站队趋势。在近日举办的智能电视产业大会上,据中智盟执委会委员梁铁航透露,TCL集团、四川长虹、海信电器已在广告、大数据、游戏中间件标准的统一应用商店等方面达成战略联盟。
2003年海信联合几家家电厂商成立了闪联协议,试图通过封闭式做法出售专利和软件包。最终导致既没有实现产业盈利,该标准也未能主导市场。
海信的意图很明显:划边界。阻碍互联网企业入侵自己的领地,同时自己主动去向互联网公司发展模式靠拢。主动拥抱互联网的还有传统厂商还有TCL,此前TCL联合爱奇艺推TV+电视,并将产品首发选择在京东。
在销售渠道方面,海信过去一年的线上销售销售额实现了翻倍式增长,此前海信销售渠道一直主要依赖线下。
智能电视的技术突破仍旧集中在硬件部分。海信主推的ULED显示屏幕在今年3月批量上市,主要用于50寸以上的大屏电视产品,也是海信销售均价最高和支撑利润率的产品。
从2012年开始,海信在电视端视频内容方面主推“1+1+N”产业合作模式,即海信和牌照方CNTV合作,并不断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依靠软件收费目前仍存在阻碍,智能电视应用市场缺少针对智能电视开发的优质应用,整体应用市场表现低迷。
对于互联网企业进入智能电视领域不断拉低的终端价格,海信对硬件价格调整仍持谨慎态度。海信副总经理兼市场部总监王伟表示海信不会一味拉低价格,大打价格战。
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厂商正在抢食该市场,互联网企业正是看中了智能电视作为家庭互联网中心的入口价值。版权和内容是乐视的命脉,互联网公司倡导轻资产,传统厂商拥有完整产业链和技术基础,发展模式也更重。
王志浩认为,硬件的可复制性方便了后来者居上,但在用户更加注重软件和产品服务的时代不再管用,传统电视厂商正在经历一场倒逼式的转型。
海信版图
未来的智能家居,将整合进技术标准、云服务、大数据、设备数据库、智能交互等各项技术。
此前海信曾受挫智能冰箱。海信智能冰箱曾获得电协会颁发的艾普奖,但最终未能在冰箱市场起势,王志浩认为问题在于没有形成产业生态系统,缺乏应用开发合作伙伴。若和线下的大型超市、便利店等建立联系,智能终端加上传统资源将产生极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如何实现向依靠服务收费过渡,关键在于打造生态链和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在智能电视领域,国内用户长期养成免费使用电视的习惯。
发展至今,智能家居尚且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产品实际上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价值,即对消费者而言产品缺乏实用性,造成消费者的缺失。在已上市的智能家居设备当中,不少产品复杂且带有局限性。
智能家居场景的塑造,王志浩反对“以人为中心的操作”,倡导“机器和机器之间当拥有对话能力”。
智能家居在技术方面也存在挑战。目前的设备在底层协议上,即有WIFI、蓝牙等多种标准技术,标准不统一致使很难形成无边界的系统方案。另外,设备缺乏云端支持,没有办法做到广义范围的互联互通,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以及芯片在产量增长过程中带来的降价效应。相比技术难度,智能家居最大的瓶颈仍在于生态链的打造。
王志浩向笔者透露,海信将在明年推出“把所有家居全部连在一起”的颠覆性产品。目前该产品仍然处于保密的内部研发阶段。据介绍,该产品将具有打通各类不同标准设备的能力。
海信并未赶上在移动互联的崛起大潮。事实上,海信布局智能手机乃至4G手机时间并不晚,但市场占有率差强人意。智能电视作为家庭互联网入口,抢占客厅和智能家居市场将是传统厂商海信的下一个机遇。
智能家居不是海信版图的全部,海信的其他产品还包括光通信,数字医疗,智能交通。海信品牌管理部副部长朱书琴称这些业务是“外界不知道”的海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这些产业成为海信转型升级的筹码,成为未来新兴业务。
--------
广告插播:侯继勇的微信公众账号“iBroadcast”,长期关注信息产业,关注新技术下的新商业、新社会、新思想、新人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