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里浪”联姻第一步:打造跨平台电商

(2013-08-04 22:36:09)
标签:

阿里

新浪微博

跨平台电商

入口

淘宝客

it

“阿里浪”联姻第一步:打造跨平台电商

       阿里集团与新浪微博大婚之后,终于迈开了合作的第一步。

       8月1日,新浪微博与淘宝网携手发布三项产品与服务,一是双平台账户互通,降低了用户注册登录的成本;二是淘宝商品信息在微博中解析为CARD形式,信息展现更丰富;三是针对淘宝卖家的微博淘宝版推出。

       今年4月29日,新浪子公司微博公司与阿里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全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约18%。

       未来双方存在加深合作的可能:新浪允许阿里集团在未来按事先约定的定价方式,将其在微博公司的全稀释摊薄后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

       当时双方还有另一协定:战略合作后,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给新浪微博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收入。

       淘宝没有透露新浪的赢利模式。淘宝网产品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诸寅嘉表示:微博此次收益包括在三年3.8亿美元的收入之中。

 

跨平台电商

       账号互通是指淘宝上的用户可以通过新浪微博登陆淘宝网,也可以通过淘宝登陆新浪微博,完成跨平台操作。账户互通之后,微博用户可以直接登录淘宝平台完成购买、支付等环节;淘宝系下任一账户如支付宝账户、阿里旺旺等,亦可登录微博平台浏览、发布信息。

       跨平台操作可以减少在两个平台登录切换的成本,让购物和信息分享更为方便快捷。

       CARD形式解析是微博针对淘宝商品链接进行的特殊解析,而不对京东、苏宁等其他网站的商品链接进行解析。在CARD上将聚合淘宝商品的多种信息,包括价格、店铺信誉以及受欢迎程度等,给用户提供参考。

       这种特殊形式大幅提高了信息展示效率,用户可以方便了解到最关键的商品和商户信息,从而省去了部分搜索环节,如果对商品感兴趣,用户点击CARD里面的“去购买”按钮即可进行购买,简化了购物环节。

       微博淘宝版在旺铺后台添加了微博模块,帮助卖家对旺铺账户和微博账户进行一站式操作,展现出明显的工具价值,提高管理效率。

       在方案设计中,粉丝专属优惠管理等等,还将成为新的放大化的CRM管理的手段。而特殊的微博标识、名片卡、链接解析与CARD展现形式等等,也意在提升点击率,进而提高转化率。

       合作后,微博类似淘宝客。阿里集团旗下阿里妈妈官方显示,淘宝联盟提供2亿淘宝商品库,合作网站可作为这些商品的广告媒体。阿里妈妈官网显示,淘宝联盟有超过百万成功合作案例,2012年有30亿分成规模。

       与他们相比微博是最大的淘宝客,三年3.8亿美元也在淘宝客中收入最高。

       与美丽说、蘑菇街、或其他淘宝客相比,新浪微博是内部流量,更易于在安全、规范方面进行规则设计。

 

 

阿里新入口

       携手微博,打造跨平台电商只是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则在于打造新的流量入口,在传统PC互联网之外,正在形成另外两类入口,一是移动互联网入口,二是社交网络入口,阿里集团上市前,正多方面布局这两类入口。

       新浪提供的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有76.5%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陆,增强了淘宝在移动互联网入口方面的力量。除了投资新浪微博外,今年5月10日,阿里集团2.94亿美元投资高德,持有高德约28%的股份。

       布局移动端,TAB三巨头激烈角逐。消息人士透露,在阿里与高德签定协议前,李彦宏找到高德CEO成从武,表现愿意收购高德,价格由高德方面出。

       在社交化方面,阿里集团通过三种模式植入社会化基因:一是内部生长,此前阿里集团推出了湖畔、来往等社交型APP,阿里集团还将推出一淘火眼、声音导购等产品;二是PC端移动化,比如手机淘宝、手机支付宝;三是通过并购,此前阿里集团投资了美团网、陌陌、丁丁网、虾米网等产品。

       市场传言,阿里集团还将投资友盟、墨迹天气、我查查等产品。

       阿里集团试图打造一个自己的流量体系,这个流量体系涵盖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各个领域。阿里集团在PC互联网时代,其王者地位已经无可撼动,在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方面,阿里则需要加强布局。

       淘宝、天猫需要打造其站外流量体系,对于此流量体系,阿里集团有自己的标准,就是安全、可控。与微信等外部流量相比,微博、高德等流量属于“阿里系”流量,符合安全、可控的标准,将获得阿里系更多亲睐。

       鉴于此,封杀微信势成必然。阿里发声明称已暂时停止与微信相关的应用在服务市场的订购。声明称:一些卖家利用微信营销应用骚扰用户,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感受,甚至有一些卖家利用应用将整个交易过程引导出淘宝的安全支付体系,让消费者面临潜在的交易风险。

       淘宝一直有一个卖家开发服务平台fuwu.taobao.com,允许第三方开发者,通过收费方式为卖家提供工具软件、网店服务和资讯教程等卖家增值服务。工具包括访问统计分析、营销分析、移动管理等多个第三方开发的软件,在微信迅速发展之后,也产生了一批帮卖家在微信做营销的账号比如“微信逛”和“口袋通”等。

       对于阿里来说,来自微信的流量不仅不符合“安全、可控的标准”,这也是与微博亲近,与微信断交的真正逻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