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8月18日,去网球馆看网于比赛。是跑着去的。沿北苑路一直向南,是亚运村。这条路相对较窄,车多人多,并不适宜煅练,我还是第一次从这条路上跑过。从大屯路再往西,就是国家体育馆,再往西,折向北,就是网球、羽毛球场馆。
累了,缓缓走过亚运村吧。一些记忆从脑中慢慢地、如电影镜头般苏醒、丰茂。
1990年,亚运会圣火由14岁的藏族少女达娃央宗借助太阳光点燃,第一棒亚运会火炬手是中国的体操王子李宁。那时候的李宁,还是黑发少年。18年后,北京奥运会最后一棒火炬手是李宁。在国家体育馆顶饶场一周,李宁让世人瞩目,我却特别注意到了李宁日渐稀疏、已经斑白的头发。岁月真是神奇,制造如许偶合、如许巨变,他让李宁再次成为火炬手,让李宁从一名成功的体育运动员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人,也让李宁从年轻变得苍老。
我在电视上再次看到了达娃央宗,她已经34岁,仍然无比美丽。18年前,她是西藏艺术学校的一名学生,学习舞蹈,现在,她的舞姿仍然无比炫目。我记起了6月22日,在青海格尔木传递奥运火炬的经历。因为奥运火炬传递期间的一些意外事件,在传递奥运火炬的前一晚,地方政府为了火炬手的人身安全,所有火炬手被要求留在宾馆不要外出。那一晚,在我无比向往、无比热爱的青藏高原,在美丽的中国盐湖城,我心不在焉地翻读着林语堂的《吾国吾民》,无比落寞。
我想起了刘欢与韦唯。1990年,他们合唱亚运会主题歌《亚洲雄风》。《亚洲雄风》曾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记忆,整个初中阶段,那位帅气、英俊,曾迷到无数女生的音乐老师只教过这一首让我印象深刻且风格雄劲的歌。除了亚洲雄风外,我们记住的是四大天王。从邓丽君开始,港台流行歌曲风行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它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2008年,刘欢还是亚运会的主唱,他与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一起合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您》。与刘欢相比,韦唯则不管个人生活还是事业都经历了许多波折,2008年北京奥运会,韦唯再也没有出现在开幕式的舞台上,也没有出现在闭幕式的舞台上。90后出生的年轻人中,已经很少有人记得韦唯。甚至是四大天王,也不复有当年风光,90后的年轻人迷恋的是周杰伦、花儿乐队、超级女生……
8月8日晚,开幕式的烟花绽放时,我正好从北五环路过。北五环路、安立路的天桥上,甚至五环路上都站满了人,有些车也停在了路边,车里的人都下了车,欣赏夜空下正在绽放的烟花。从7年前中国成功申奥那一瞬间,他们便开始期待这一刻。即使是许多普通人,也给这一刻赋予了无比神圣的意义。一些人甚至天真地认为,过了这一夜,我们这个国家,我们的生活就会与众不同。
加载中,请稍候......